|
|
|
| 发布日期:2012-07-25 14:01 信息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徐伟民 访问次数:
|
|
目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甲型肝炎又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病因是甲型肝炎病毒。
那么,甲型肝炎是怎么传播的呢?说是“病从口入”一点不过,甲型肝炎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因食用了感染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料而引起。甲型肝炎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后者数量远较前者为多。水源或食物严重污染可引起爆发流行,1988年上海发生的甲型肝炎疫情爆发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当时受到感染人数约30万人之多。他们发病是由于食用了污染毛蚶所引起。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的危害是引起甲型肝炎,损害人们健康。甲型肝炎可分为三种类型:1.急性黄疸型:急性起病,多有畏寒、发热,体温38度左右,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饱胀不适及轻度腹泻,少数病例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此时临床上常误诊为“感冒”或“急性胃肠炎”。以上症状持续5~7天后则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不同程度黄染,肝区隐痛,肝大,尿色进一步呈深黄色。黄疸出现后全身及消化道症状反而减轻。即为“热退黄疸现,症状有所减”。如果黄疸出现后全身及消化道症状反而加重,则可能会发生重症甲型肝炎,那就要提高警惕,严密观察,采取相应治疗。此时期去医院抽血化验肝功能异常,即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等升高,抗甲肝抗体(抗-HAV)阳性,那么就可确诊患了甲型肝炎。2.急性无黄疸型:起病较徐缓,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表现与黄疸型相似,但症状一般较轻。3.亚临床型: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但抽血查肝功能有轻度异常。
怎样预防甲型肝炎呢?1.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传染源并予以隔离。隔离期至发病日算起共三周。病人隔离后对其居住、活动频繁地区尽早进行终末消毒。以上工作是由医院及卫生防疫部门来完成。2.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个人及集体卫生水平,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实行分餐制,如共用餐具应消毒,不吃不洁饮食,不饮生水。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管理。3.保护易感人群:1)接种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目前有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以后可能有基因工程疫苗问世。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保护性的抗—HAV抗体,使人群免患甲型肝炎,据研究认为接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后抗—HAV抗体阳转率为100%,且抗体水平高;根据数学模型推算,抗—HAV抗体至少可持续20年。2)对于有甲型肝炎密切接触史患者,可用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注射,有一定的短期预防作用。但注射时间越早越好,不宜迟于两周。
患了甲型肝炎如何治疗?目前无有效抗甲肝病毒疗法,故以支持对症疗法为主。因本病系自限性,预后良好,病死率极低,因此患病后不必恐慌。主要治疗措施:1.应卧床休息,给予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饮食,补充足够的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进食少及呕吐者应补充能量,如每日静滴10%葡萄糖1000~1500毫升,酌情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及10%氯化钾等。2.可选择使用下列护肝药:甘草甜素制剂,水飞蓟素类,必需磷脂类等。3.可选用中医中药治疗。
最后需要告诫患者的是:甲型肝炎为急性肝炎,不会演变成慢性肝炎,故患甲型肝炎的朋友不必担心其慢性化。(江西省人民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 徐伟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