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3-02-04 08:52 信息来源:骨质疏松门诊 作者:喻恒锋 访问次数:
|
|
骨质疏松骨折中有2/3与摔跤有密切关系,髋部骨折90%发生摔倒之后。
髋部骨折,特别是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其死亡率很高。多数报导20~25%,有报导达30%;致残率更高,除死亡外,剩下病例中50%终生致残。
也就是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后,只有35~40%的人,有生活能自理能力。
仔细想一想:患者后半生都躺在床上,心理、三餐、按摩、个人卫生等时时刻刻都需要人来照顾。儿女坚持24小时都照顾,1~2个月可能容易做到,如果1~2年,7~8年就很难做到,年青人有事业、家庭及小孩,不可能长期护理。有钱可请人照顾,不能贴心。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
造成摔跤原因很多:
一、头晕:
1、生理:老人循环系统较弱,突然改变体位,易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致头昏,易摔跤。
如:①蹲位、坐位迅速站立;②水平卧床迅速坐起;③交通工具紧急变速(快启动、急杀车、猛转弯);④热水澡堂长时缺氧,剧烈活动,造成脑细胞缺血、缺氧。
处理方法:①头部保持原位,双膝关节慢慢伸直,腰部慢慢伸直,停半分钟,行走;②床上侧身,手臂支撑床,慢慢坐起,歇半分钟,起床。特别是睡醒,入厕;③乘车时,坐稳、扶手抓住;④澡堂里坐姿,慢动作。
2、病理(疾病)或药理(药物):因病、药物,致头昏,失去控制,易摔跤。因疾病:如脑震荡、脑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糖、低血糖、贫血、癫癎、癔病、神经衰弱、慢性肾炎、慢性腹泻、中暑、晕车船、酒精中毒、美尼尔氏综合症等;因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剂、降糖药、强心剂、血管收缩药、降压药、利尿剂等。
处理方法:①治疗原发病;②应有人陪伴外出;③减少用药或尽量减少户外活动;④老人感头晕时,应立即坐地或卧地休息,以免跌伤头部。
二、反应迟钝:
方位感较差、行动迟缓、行为不规范,失控;曾经摔过跤,仍存有恐惧心理;肌肉、骨骼、关节的生理功能渐衰,肌肉体积、强度下降,造成步履蹒跚;视力、听力下降,内耳前庭功能渐衰,体位感受器能力减退,平衡功能下降,行动不灵活、不协调。如走平路、被人叫唤作动不协调、瓜皮菜叶滑倒、上下楼梯、登山,登高取物、单脚直立,穿,脱裤子,易摔跤。
处理方法:①有目的性用脑,使记忆、定向、语音交流、理解和判断的能力,下降缓慢些;②加强体育锻炼,减慢肌肉、骨骼、关节的生理功能衰老,提高行动灵活性,增强平衡、协调能力;③靠墙站、坐凳子穿,脱裤子;④一旦感觉到要跌倒时,用手抓住固定物;⑤一旦感觉到要跌倒时,要有正确的摔倒姿势,迅速扔掉手中物,双手置于胸前,弯腰屈膝,顺势着地滚动。
三、脚下不稳:多为环境因素
地面湿滑(湿滑地板、地砖、青苔)、冰雪地面、地面不平(有台阶、斜坡)、不等高的台阶、鞋底光滑、地毯不平,松动、灯照灰暗、光线刺眼、家具,杂物摆放杂乱、宽大衣裤,易绊物品而摔跤。
处理方法:①处处、时时小心滑倒;②防止地面滑,是关键;③冬天少出门,穿不滑鞋;④地面平坦,无台阶;⑤地毯平整,固定;⑥灯光照明清晰;⑦走廊,厕所、浴室安装扶手;⑧家具,杂物摆放整齐,不会绊倒。
骨质疏松骨折后果严重,防止摔跤,就可大大地减少骨质疏松骨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