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3-09-12 17:26 信息来源:营养科 作者:张秀华 访问次数:
|
|
在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公布的2012年健康食品粮食蔬菜项目排行榜中,红薯超越了玉米、芦笋、花椰菜、茄子等一举夺冠。曾经是卑微、草根象征的红薯,从饥荒中米面匮乏的替代品,演变为健康的最佳养生食品,它的华丽转身让人细嚼出一种久被忘怀的简朴生活的甘美。
红薯荣膺榜首,主要是由于其化学物质含量降低,纤维含量大大提高,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可迅速增加饱腹感,每100g产生热量比米饭低1/3,富含的B1、B2比米饭高6倍和3倍,并含有类似植物性激素的物质,有助于减肥、防癌、保护皮肤和延缓衰老,被誉为长寿食品。
红薯又称番薯、甘薯、地瓜、白薯等,其之所以称番薯,大抵是因为它是来自番外,是“舶来品”之故。红薯原产于美洲,后由西班牙人传入其殖民地——菲律宾。十六世纪时,中国正是明朝万历年间,在菲律宾经商的福建商人将其携回家乡栽种,后来福建大旱,由于它易栽丰产,还成了救灾粮食,种植因此日渐受到推广。然而在一段漫长的岁月里,红薯曾是卑微的象征,同属粮食,它却是大米寒碜的一个穷亲戚,是灾荒时节才能上桌的边缘食品。福建谚语“时到时当,无米煮番薯汤”道出了红薯的悲凉和谦卑。可是,不过是三四十年的光景,红薯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上上宾,这种昔日门前屋后唾手可得的寻常物,价格早已翻倍,远超大米,蜕变为养生膳食。这一次红薯的排行榜夺魁,或许是它又一次的角色重构,也让今天的人们更加感悟返璞归真之奥妙,那种简单、朴素的元素可贵、可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