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3-10-22 08:45 信息来源:内分泌科 作者:刘瑶瑶 访问次数:
|
|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不得不面对经常要熬夜上晚班的命运。
长期“黑白颠倒”的生活,会扰乱身体正常的生物钟,晚上的灯光还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外加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个别病人的刁难和不配合,医院上级不定期的检查等等,长期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心理和身体上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身体消耗也相应增大。如何保护自己,使熬夜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呢?我们应该合理安排膳食,及时补充营养和能量。
一、精力复原美食法则:
1.晚餐热量提高——可占全天膳食总热量的30%~50%,熬夜前两小时进餐为宜,这样就不会特别需要额外补充。
2.增补蛋白质——夜班劳动强度高,能量消耗大,应注重蛋白质的增补。动物蛋白最佳能达到蛋白质供应总量的一半,因为动物蛋白质中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这对保障夜班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增强工人的工作效率都很重要。
3.补充维生素A——熬夜容易导致视觉疲劳,维生素A是参与调节视网膜感光的重要物质——视紫红质合成的重要成分,能保护眼睛。
4.药膳调养——适当补充药膳,能更有效地缓解疲劳,补充精力。
二、拒绝伪提神食品:
1.咖啡——咖啡因虽然提神,却会消耗体内与神经、肌肉协调有关的维生素B族,缺乏维生素B群的人本来就比较容易累,更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夜晚空腹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会对胃肠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腹痛。
2.甜食——糖会消耗维生素B群,更容易疲倦,也易引来肥胖问题。
3.方便面、薯片——这些垃圾食品不易消化,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4.提神口服液——市场上所谓专门针对熬夜人士的提神口服液,其主要成分是维生素B、 维生素C、咖啡因、中药成分等,对提神有一定的效果,但常喝会产生依赖,而且其潜在负面影响尚未可知,因此最好敬而远之。
三、夜班工作者晚餐如何吃更全面?
夜班工作者的视力最容易受损害,加之白天接受日光紫外线照射时间不足,因而对维生素A、D的需要量往往较非熬夜族要高很多。也就是说,夜班工作者更易缺乏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适量的热量。那么,熬夜族如何正确安排科学营养的晚餐?
在饮食中首先要注意补充上述营养素。维生素A可通过调节视网膜感光物质的合成,提高熬夜者对昏暗光线的适应力,防止视觉疲劳。其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蛋。 植物性食物以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青椒、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橘、杏、柿和红枣等含量最多。
维生素B族,包括叶酸、烟碱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它们不仅参与新陈代谢,提供能量,保护神经组织细胞,而且对安定神经、舒缓焦虑紧张也有助益,并且能够提高记忆力,防止疲劳。它们多存在于动物肝脏、红肉、鱼、粗粮、大豆食品、蔬果、牛奶、乳酪、深绿色叶菜类植物中。维生素C可减少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西红柿、橙类中含量颇丰。尽量多晒太阳也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
研究发现,经常倒班的人应该多吃黄瓜、西红柿、香蕉、胡萝卜。因为这四种蔬果中含有植物松果体素,与人体的松果体素类似,能够有效改善睡眠。
夜班工作者还应多喝白开水,因为熬夜,身体很容易缺水。但不宜饮用咖啡或浓茶,因为咖啡或浓茶会引起失眠,也会相对消耗体内B族维生素,缺乏B族维生素的人容易疲劳,如果常饮咖啡或浓茶可能因此形成恶性循环。还应牢记饮料不等于饮用水。
从中医角度来看,夜班工作者平常还应多喝枸杞茶,多食核桃、花生、芝麻、甘栗等食物补益肝肾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