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4-01-03 15:24 信息来源:泌尿外科 作者:曾涛 访问次数:
|
|
脐尿管起源于脐囊上部,在胚胎发育的第7周膀胱的正常位置应在脐部,后来膀胱沿腹前壁向下沉降,上部即脐尿管逐渐缩小成纤维索带样结构。因此,脐尿管是膀胱顶部与脐部之间的尿囊退化后形成的纤维索带残迹。如果先天发育异常造成脐尿管闭合障碍或后天脐尿管部分重新开放,可发生各种脐尿管畸形,包括:①脐尿管囊肿、②脐尿管窦、③脐尿管憩室、④脐尿管未闭、⑤膀胱脐尿管瘘。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瘘管或囊肿。
传统上多采用开放手术切除。由于残留的脐尿管任何部分均可以发生癌变,且恶变机率较高,因此脐尿管疾病一旦确诊,均应早期手术治疗,合并感染的病例应在感染控制后手术。传统手术方式切除脐尿管时,一般从脐部瘘孔做梭形切口经下腹正中达耻骨联合上缘。此手术方式切口较长,创面较大,对机体损伤重,住院时间长,术后脐部毁损严重,有的可出现脐疝或切口疝,腹部瘢痕大,美体效果差,部分患者还因失去脐窝造成心理影响。
我们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脐尿管瘘及脓肿,在腹部只有三至四个0.5-1.0厘米的小切口,即可完整切除全段脐尿管,包括腹腔镜下切除腹壁段及膀胱内的脐尿管,再缝合膀胱的切口。我们所采取的手术方案,不仅脐部外形可以保留,不影响脐部美观,而且脐尿管切除更彻底,几乎无出血,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使患者享受到了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我院泌尿外科已开展了该项技术,至目前为止成功为3名患者实施手术。其中一名患者为12岁男孩,脐部疼痛并流脓3周,经抗感染急性症状缓解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脐部肿块,于腹腔镜下在腹壁的后方完整切除脐尿管、脐尿管肿物、脐正中韧带以及与脐尿管肿物相连的部分膀胱顶部,并缝合膀胱。手术经过顺利,出血极少,恢复良好,腹部外观美观,故腹腔镜脐尿管切除术具有解剖清晰,操作安全,患者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一般术后三天就可出院,值得推广。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已进入新的高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