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4-01-10 15:26 信息来源:内分泌科 作者:刘瑶瑶 访问次数:
|
|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患者,不测血糖或者是只监测空腹血糖,看到空腹血糖正常时就自认为血糖控制良好,可以不用再关注自己的血糖了,殊不知,正是这种麻痹大意的想法造成了很多严重的后果。
由于饮食结构的特点,我国糖尿病患者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约占50%。餐后高血糖可明显增加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有调查证明餐后高血糖较空腹血糖更易诱发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更加重视餐后血糖危害,尤其是中国糖尿病患者。
民以食为天。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使我国居民膳食以谷物摄入为主,常见的谷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小米等。这些食物的共同特点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常见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如下:大米:76%、小米:77%、面粉:72.9%、玉米面:72%、糯米:73.6%。
碳水化合物能够使血糖升高,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热量。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导致餐后血糖升高过快。这是因为碳水化合物相对于其他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消化,而且消化的产物即为葡萄糖。正常人体可以应对大量葡萄糖的摄入,而保持血糖平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能力差,大量葡萄糖摄入,必然导致餐后血糖迅速提升。
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贡献率可高达70%。因此,控制餐后高血糖对于血糖达标非常重要,而且餐后高血糖的长期升高可引起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这是由于葡萄糖毒性作用造成的。
餐后高血糖以及血糖波动,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的损伤,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或加重粥样硬化进程。进而可导致血栓形成,严重威胁心脑血管健康。
由此可见,餐后血糖监测也不应小视。糖尿病患者应在饮食和运动并行的基础上监测好自己的血糖,并严格遵医嘱服药,使自己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享受自己的美丽人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