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4-12-22 15:56 信息来源:内分泌科 作者:刘瑶瑶 访问次数:
|
|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是我们熟知的四大“富贵病”,一旦拥有,就很难治愈。在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目前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已确诊为糖尿病,“谈糖色变”已不再成为罕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之一的运动已势在必行!那么你知道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运动吗?
一、运动前准备:
(1)全面体检:彻底地筛查任何潜在的并发症,排除潜在的疾病或损伤,除掉危险因素,以确保运动安全。
(2)制定运动计划:在运动之前,应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计划。要选择合适的鞋袜,注意鞋的密闭性和透气性。运动场地要平整、安全,空气新鲜。在正式运动前应先做低强度热身运动,将正式运动中要用到的肌肉伸展开,以免拉伤。
(3)运动前的代谢控制:空腹血糖> 13.9 mmol/L(250 mg/dl),且出现酮体,应避免运动。如果血糖< 5.6 mmol/L(100 mg/dl),应摄入额外的碳水化合物后,方可运动。
(4)其他:携带糖果及糖尿病卡,以便自救。
二、运动的方式、强度、时间和频率:
1)运动的方式和强度:
①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所选择的运动强度应是最大运动强度的60% ~ 70%。通常用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应保持心率(次/ 分钟)=(220- 年龄)×(60% ~ 70%);
② 运动强度还可根据自身感觉来掌握,即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③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健身操等。
2)运动时间和频率:
① 运动时间的选择: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 ~ 2 h 左右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
② 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为30 ~ 60 min。包括运动前作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后做恢复整理运动的时间。注意在达到应有的运动强度后应坚持20 ~ 30min,这样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③ 运动的频率: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应坚持3 ~ 4 次中低强度的运动。
三、注意事项:
❶ 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如轻微喘息、出汗等,以掌握运动强度。若出现乏力、头昏、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以及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❷ 运动即将结束时,再做5 ~ 10 min 的恢复整理运动,并逐渐使心率降低至运动前水平,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
❸ 在每次运动结束后应仔细检查双脚,若发现红肿、青紫、水疱、血疱、感染等,应及时请专业人员协助处理。
❹ 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应该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若自己备有血糖仪,最好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各检测一次血糖,以掌握运动强度与血糖变化的规律;同时,应该随身携带糖果,以便出现低血糖时能够及时纠正。
❺ 年老体弱患者以从事低强度的运动为宜。
❻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 ~ 2 h 左右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