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4-12-22 15:58 信息来源:内分泌科 作者:刘瑶瑶 访问次数:
|
|
曾经有调查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不到25%,血糖监测已成为我国糖尿病综合治疗中最薄弱的环节。在我们医院内分泌科实习、轮转或者是住过院的朋友都会知道,我科糖尿病病人常见的指尖末梢电脑血糖监测的频率一般有每天5次、、6次、7次、8次甚至是是每小时1次的。那么你知道这些血糖监测的意义又是什么吗?
一、空腹血糖:指早晨6-7点,8-10小时未进食的过夜血糖。
1、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特别是胰岛素基础分泌状况;
2、判断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
3、空腹血糖作为一天中血糖变化的起点,同餐后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餐后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的漂移程度具有预测作用;
4、空腹血糖水平与HbA1c的关系比餐后血糖更为密切。
因此,无论是血糖监测还是血糖控制都应当从空腹血糖开始。
二、餐前血糖:中、晚餐前血糖。
1、反映胰岛素基础分泌状况;
2、发现无症状及医源性低血糖;
3、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品种、剂量;
4、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也应经常测定餐前血糖,测完餐前血糖后再正常用药、进餐。
三、餐后2小时血糖:第一口进食开始计算时间的早、中、晚餐后2小时血糖。
1、反映胰岛素餐时分泌(追加分泌)状况;
2、评价药物治疗效果以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四、睡前血糖:晚上十点左右的临睡前血糖。
1、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2、判断药物治疗效果及是否需要加餐,预防低血糖发生;
3、可用于验证空腹血糖和评估空腹高血糖。
五、凌晨血糖:凌晨2-4点的血糖。
1、适用于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以分辨空腹高血糖出现的原因(苏木杰现象/黎明现象),及时调整药物;
2、发现夜半无症状低血糖的重要时点。
六、随机血糖:除以上指定监测时间外的任意时间血糖。
1、随时捕捉特殊情况下的血糖变化,作为临时调整治疗的依据;
2、很多特殊情况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大又非常敏感。比如:旅游、生病、情绪变化、吃特殊食品、劳累、月经期、运动;
3、任意时血糖值都不应超过11.1mmol/L。
只有通过监测这些点的血糖值,才能够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规律,从而判断血糖波动的原因,改变生活方式和优化药物方案,从而达到改善生存质量和延缓并发症的目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