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6-02-04 08:50 信息来源:内分泌科 作者:刘瑶瑶 访问次数:
|
|
来去如风,疼痛要命,反复发作的关节炎,晶莹透亮的痛风石,严重者可导致骨关节病变和关节活动障碍与关节畸形。近年来,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致残性疾病。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长期的血尿酸增高,会在关节其及周围组织沉积。痛风最常侵犯大姆趾根部的关节,但也常见于足的其它部位、膝关节、腕关节、手指关节和肘关节。痛风病人还可发生内脏损害,最常见的是尿酸在肾脏沉积引起痛风性肾病和痛风肾结石也是痛风病因导致。
春节将近,那么痛风的朋友们该如何做到科学饮食呢?
(一)控制每天的总能量,只吃八分饱
总能量是根据病人理想体重按休息状态计算,建议每天每千克体重20--25 kcal,通常不超过每千克体重25~30kcal。吃饭吃到七、八分饱即可,保持适宜体重。
(二)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嘌呤在体内代谢可以直接产生尿酸,使血尿酸水平上升,成为诱发痛风发作的主要原因。应根据病情采取限制嘌呤的饮食。
急性期:应严格限制嘌呤的摄入<150 mg/d,最好<100 mg/d。蛋白质来源以牛奶、鸡蛋为主,另外谷薯类也可以提供一部分蛋白质。
慢性期:每周有2天按照急性期膳食来安排,其余5天采用低嘌呤的食物。每天嘌呤的摄入≤150mg。肉类要先煮过弃汤后再制成菜肴,以减少其中的嘌呤含量。
缓解期:平衡膳食,维持理想体重。蛋白质每天以0.8--1g/kg为宜。禁止摄入高嘌呤食物,适量选用嘌呤含量低或中等的食物。不过嘌呤也不用控制的太严,以免关节处的尿酸盐结晶大量溶解到血中,使得血尿酸重新升高。再次升高的尿酸很可能沉积到其他关节引发二次痛风发作。
(三)多吃新鲜与深色的蔬菜
蔬菜富含钾、钙、镁等碱性的矿物质,进入体内之后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体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对于缓解血尿酸过多的情况有一定帮助。而且蔬菜中提供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尿酸盐溶解,促进其代谢。
除了芦笋、菜花、龙须菜、四季豆、菠菜、豆苗、黄豆芽、绿豆芽、扁豆、蘑菇、紫菜、香菇等常见嘌呤含量高的蔬菜外,绝大多数的蔬菜嘌呤含量很低,适宜多吃。每天建议吃新鲜蔬菜至少300--500g,以绿色、橙黄色、红色、紫黑色等深色的蔬菜为主。
(四)适当的蛋白质摄入,首选鸡蛋和牛奶
因为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往往嘌呤含量比较高,所以痛风患者为了控制饮食中嘌呤的摄入,蛋白质的摄入应限制在1g/kg/d,如果有痛风发作还要降低到0.8g/kg/d。因此选择食物注意低嘌呤&含有优质蛋白。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首选牛奶和鸡蛋等含嘌呤甚少的优质蛋白。
(五)主食选择有讲究
主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一方面是供能的主体,同时碳水可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出。不过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高,过多食入会引起尿酸升高。建议痛风患者主食以细粮为主,可选择性的吃嘌呤含量低的粗粮,如小米、玉米等。
(六)控制糖分摄入,尤其远离果糖
摄入含有大量果糖的食物之后,可以引起血尿酸的升高。这是因为大量的果糖进入细胞内使得ATP(三磷酸腺苷)的合成增加,而其分解的过程中会增加嘌呤的释放,使尿酸升高,从而可能引发急性痛风的发作。远离果糖,应注意控制果糖丰富的蔬果(西瓜、荔枝、梨、苹果、南瓜等)、含果葡糖浆的加工食品(糖果、饼干、甜点、果汁、速溶咖啡等)、蜂蜜及含有蔗糖的食物的摄入。
(七)限制脂肪及钠盐摄入
痛风病人常常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脂肪肝、肥胖、胆结石等,需要限制脂肪和钠盐的摄入,脂肪一般控制在每日40--50g左右为宜,钠盐应限制在 每天4 克以内。除了选择含脂肪少的动物性食物外,选用植物油而不是动物油,且采用蒸煮炖等低油烹调方法,忌煎炸。即便植物油也要控制每日不超过20g为宜。
(八)勤喝水、多喝水
适当喝水可以帮助肾脏排出尿酸,避免尿酸在血液中“逗留”沉积。痛风高危人群每天至少喝2000--3000ml的水(如果由肾脏功能不全者就要根据情况适当限制饮水)。不仅白天要喝水,为了防止夜间尿浓缩,睡前或者起夜时可以适当喝些水。水的形式除了白开水之外,淡茶水、矿泉水都可。不过不建议喝咖啡、浓茶、可可等兴奋植物神经系统的饮料,否则可能引发痛风急性发作。
(九)不喝酒,远离含酒精饮料
乙醇可抑制糖异生,尤其是空腹喝酒,可刺激乳酸和酮体合成增加,乳酸和酮体可抑制尿酸排出;而且,乙醇可加快ATP降解、提高嘌呤合成速度,使尿酸生成增加,所以痛风患者应禁喝白酒、啤酒等酒品。啤酒尽管酒精度数不高,但它含有较多的鸟苷酸,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大量嘌呤,故仍属痛风患者警惕的食物。
(十)避免辛辣刺激调味品
避免经常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及嘌呤含量高的调味品,例如火锅、鸡精、酱油、浓汤宝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