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6-07-19 17:18 信息来源:中医科 作者:廖金标 访问次数:
|
|
陈皮源于橘子皮,是一味理气、健胃、化痰的常用中药。但鲜橘子皮不是陈皮,泡水代茶饮不利健康。
近年来,果农摘下橘子后大多用保鲜剂浸泡后再上市。保鲜剂能抑制细菌侵害果品,延长保鲜期。保鲜剂为一种化学制剂,浸泡橘子对果肉没有影响,但橘子皮上残留的保鲜剂却难以用清水洗掉,若用这样的橘子皮泡水代茶饮,对身体健康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
即使未用保鲜剂,鲜橘子皮也不能代替陈皮使用,鲜橘子皮含有挥发油,气味很强烈,有刺激性,会刺激肠胃、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并有祛痰作用。橘子皮之所以又名陈皮,是说橘子皮越陈越好。陈皮是成熟的橘皮经晒干或晾干制成的,一般放至隔年后才可以使用。陈皮隔年后挥发油含量大为减少,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就会相对增加,这时陈皮的药用价值才能体现出来。陈皮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及痰湿所致的咳喘等,有较好的疗效,陈皮的药用功效还不止于此。据研究证明,陈皮水煎剂中有肾上腺素样的成分存在,但较肾上腺素稳定,煮沸时不被破坏。
中医指出,陈皮是橘皮经晒干或晾干制成的,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陈皮作为一味理气健胃化痰的常用中药,用它泡水饮用,能清热、化痰、去燥。一般陈放的时间越久越好,橘子皮放至隔年后,不利于健康的挥发油含量减少,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增加,药用价值会充分体现出来。
炮制方法:刷去泥土,拣净杂质,喷淋清水,闷润后切丝或切片,晾干。
用药禁忌:
1、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
2、吐血症慎服。
3、《本草经疏》:“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与耗气药同用;胃虚有火呕吐,不宜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咳嗽生痰,不宜与半夏、南星等同用;疟非寒甚者,亦勿使。”
4、《本草汇言》:“亡液之证,自汗之证,元虚之人,吐血之证不可用。”
5、《本草从新》:“无滞勿用。”
6、《得配本草》:“痘疹(水痘)灌浆时禁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