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健康百科 >
【国医漫谈】(十) 陈皮的临床应用之八——消肿
发布日期:2016-07-23 08:32    信息来源:中医科    作者:廖金标    访问次数:
    “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陈皮放置的时间越长,其功效就越强劲。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可见,陈皮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中药。例如止痰、止泻、化痰、平喘、消胀等。
    8、消肿
    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脸、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者,称为水肿。
    人体内水液的运行,须依靠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运输,肾气的开阖。若肺内外邪所袭,肺气不宣则不能通调水道,若因久居潮湿之地,以及冒雨涉水,脾为湿困,则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若因劳倦过度,日伤肾阳,则肾虚开阖不利,不能化气行水。以上种种原因都能引起肺、脾、肾三脏功能的障碍,使体内的水液的调节、运输和排泄发生障碍,以致水液停聚,泛滥肌肤,即可形成水肿。因此,我们认为水肿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故治疗水肿强调宣肺、健脾、益肾为主。主要症状:胸闷纳呆,下肢浮肿或全身浮肿、腹胀、大便溏、身重困倦、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全身沉重、小便短少、时时泛吐、四肢不温、舌淡舌苔内腻,脉濡缓,治宜行气化湿、利尿消肿。方用五皮散。
    五皮散《华佗中藏经》
    【又名】五皮饮
    【组成】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原方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
    【功用】运脾行气,利水消肿。
    【主治】皮水证:脘腹胀满,一身面目浮肿,上气喘急,小便不利,肢体学生,舌苔白腻,脉象沉缓,以及妊娠水肿等。
    【方解】本方为水湿停聚,水肿胀满而设。脾失运化,水湿停聚,故一身面目浮肿,肢体沉重,脘腹胀火;脾不散精,湿聚成痰,上犯于肺,故上气喘急;治节失调,水液不能下趋膀胱,故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沉缓,为水湿内蕴之象。治宜运脾行气,利水消肿。方中茯苓皮甘淡渗湿,运脾利水,故为主药;生姜皮、桑白皮散上焦之气郁,开水之上源,调中焦之运休,使源清流自洁,气降喘自宁;大腹皮、陈皮健脾理气,宽胸除满,行气以消水。五药合用,使三焦通畅,水道通调,故诸症可愈。
    【临床运用】
    (1)本方证为水湿留滞,气机被阻,水道不通所致;除见一身悉肿,脘腹胀满之主症外,应以小便 不利,上气喘促,苔白腻为使用要点。
    (2)外感风邪,恶风寒,腰以上肿者,可加防风、苏叶、麻黄以祛风解表;湿热下盛,腰膝跗肿,小便量少,加防已、苡仁、车前子以利水祛湿;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苔黄腻,加丑牛子、莱菔子、枳实、大黄以行气导滞;正气亏虚,倦怠无力,加党参、白术、五加皮以健脾除湿;寒湿内盛,形寒畏冷者,可加干姜、肉桂以湿阳散寒。
    【附方】
    (1)本方去桑白皮、陈皮、加五加皮、地骨皮,名局方五皮散。治脾气郁滞,风湿客搏,头面虚肿,四肢肿 满,心腹胀膨,上气喘促,食少倦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本方去桑白皮,加五加皮,名活人五皮饮。治水肿。(《麻疹活人全书》)
    (3)本方去桑白皮,加白术,名全生白术散。治妊娠水肿。(《妇人良方》)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