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6-07-25 14:41 信息来源:中医科 作者:廖金标 访问次数:
|
|
陈皮是中药中很常见的一味,同时也具有治疗很多疾病的作用。你知道吗?陈皮成为中药和华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华佗发现陈皮的典故是怎样的,千万别错过了。
(1)华佗发现陈皮的典故。这年,华佗外出行医,一日,他乘船去柴桑(今江西九江),船进入赣江时,华佗突遭风寒,身上发热,咳嗽不止,口也很干。他忙打开包袱找起药丸来,不想,治风寒咳嗽的药丸已没有了。正好此时船过三湖,只见岸上橘树成林,红橘累累。华佗想,药丸没了,就买点橘子吃吃,至少也能解渴,便叫船夫靠岸,上去买了一筐橘子,回到船上,他连皮带瓤一连吃了好几个。
到了晚上,华佗忽感咳嗽好多了。他有点奇怪,自己没吃药,咳嗽怎好些了呢?他想起今天吃了不少橘子,难道橘子能治咳嗽?第二天,船上两船夫也染上感冒,咳嗽起来,华佗便拿出橘子给他们吃。
谁料,俩船夫吃后,一个咳嗽止了,一个却仍咳个不停,华佗挺纳闷,问了才知道,止住咳的一个也是将橘子连皮带瓤一起吃,而无效的一个是只吃橘瓤没吃橘皮。华佗禁不住道:“莫非橘皮可止咳?”
之后一路上,华佗每次吃橘子时,都把橘皮留下。数月后,华佗行医归来,发现那些橘皮都风干了,他不知道风干的橘皮是否还有药用。这天,正好有人患伤风咳嗽前来就诊,华佗便把风干的橘皮煎水让病人服用,没想到效果更佳,华佗这才发觉“陈”皮比“鲜”皮更好。就这样,华佗发现了陈皮,从此,陈皮成了一种不错的中药材。
(2)陈皮泡普洱茶的故事。相传清代广东新会进士罗天池在云南做官,年老时他告老还乡,带回许多当地的普洱茶。回到家乡的第一个秋天,罗天池不慎得了感冒,妻子忙用陈皮煮水给他喝,他以为那是泡茶的清水,于是误把壶中的陈皮汤倒入了茶壶中。喝了几口,发现茶中竟有奇异的香味,口感醇厚,且又多了几分清甜。于是便问妻子,才知是用陈年橘皮煮的水泡了茶。喝了几杯,他觉得咽喉舒畅,咳痰少了。
第二天,罗天池又叫妻子煮陈皮水给他泡普洱茶。连服几天后,痰化咳止,就连心中的郁闷仿佛也被陈皮和普洱茶洗了去。至此,每喝普洱茶,他都喜欢加上一些陈皮一起泡着喝。
久而久之,陈皮普洱一起泡的做法也就传了出去。当地人都觉得这两者恰如“金风玉露一相逢”,还有人改进了陈皮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在世间流传开来。
(3)陈皮酒的由来。相传宋朝天圣元年,范仲淹在东台任盐官,当时他的母亲体弱多病,又不愿服用汤药。为此,范仲淹一筹莫展,忧心忡忡。有一天,他前往一位东台名医住处,这位名攻见他求医心切,便给了范仲淹一味良方,用糯米配以中药,制成酒饮用。于是,范仲淹立刻找来中药和调酒师制成此酒,最初的陈皮酒。
(4)陈皮解决便秘的案例。有一位老太80多岁了,因股骨颈骨折,卧床二三月不起,缺乏运动,骨折正在愈合过程中,大便5至6天1次,大便干滞难下,腹胀不适,饮食渐少,以陈皮15克煮水,打蜜调和饮用后,加上孙女按摩神阙穴,向左400次和向右400次。大便通畅,一身轻松。陈皮理气、蜂蜜滑肠,解决大便难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