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6-09-20 17:37 信息来源:呼吸科 作者:王霞珠 访问次数:
|
|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
一、病因
引起肺炎的原因很多,如细菌、病毒、真菌、非典型病原体、理化因素、环境因素等。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二、治疗
患者除了卧床休息、大量饮水、吸痰、积极排痰外,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是抗感染。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针对病原体治疗和经验性治疗。前者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后者主要根据本地区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此外,还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疾病严重程度、是否有误吸等因素,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
一般住院输液治疗期间,所输注的药物多为刺激性强、渗透压高的药物。长期外周静脉注射此类药物的会造成以下几点:
1.反复穿刺外周静脉,患者饱受皮肉之苦
2.刺激性强、渗透压高的药物由外周静脉输注会引发静脉炎
3.此类药物一旦发生外渗,有局部皮肤及肌肉溃疡及坏死的风险
三、肺炎的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急骤,常有淋雨、受凉、劳累等诱因,约1/3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自然病程7-10天。
1.寒战、高热
典型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40℃,呈稽留热,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软、纳差。使用抗生素后热性不典型,年老体弱者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咳嗽、咳痰
早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咯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咯出黏液血性痰、铁锈色痰、脓性痰,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
常有剧烈胸痛,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可向肩或腹部放射。下叶肺炎可刺激膈胸膜引起腹痛,可被误为急腹症。
4.呼吸苦难
因肺实变致通气不足、气体交换障碍、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出现发绀、胸痛、呼吸困难。
5.其他症状
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时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