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8-01-11 11:15 信息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刘晖 访问次数:
|
|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组织中,大部分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及部分慢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
一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过程是这样的:幽门螺旋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经数周或数月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数年或数十年后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病是后天传染的,其传播方式还不十分明确,但最可能的途径是口-口、粪-口传播。所以生活中预防感染幽门螺杆菌需注意以下方面:注意环境卫生,饭前洗手,与人同桌吃饭 最好用公筷。家中若有婴幼儿的更要注意洗手与喂食的卫生问题,因为幼儿时期也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高危险群。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人性两类。侵入性方法依赖胃镜活检,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黏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基因方法检测。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胃镜检查,包括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UBT)、粪便HP抗原检测和血清HP抗体检测等。
是否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都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呢?
对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HP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 、胃癌家族史、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他(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巨大肥厚性胃炎)。这些疾病合并HP感染是需要根除HP治疗的。
对于存在HP感染未行胃镜检测的而个人要求抗HP治疗的,则需要根据情况和获益各异,治疗前应经过医生严格评估。年龄< 45岁且无报警症状者(报警症状包括消化道出血、持续呕吐、消瘦、吞咽困难、吞咽疼痛或腹部肿块等),支持根除HP;但年龄>4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则不予支持根除HP,需先行内镜检查。
根除HP方案一般推荐推荐四联疗法: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菌药物组成。抗菌药物组成方案有4种:(1)阿莫西林+克拉霉素;(2)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3)阿莫西林+呋喃唑酮;(4)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疗程一般为10-14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