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9-05-29 16:03 信息来源:心内科三区 作者:方雁 访问次数:
|
|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房颤时心房跳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因此房颤有两个主要的危害:脑卒中和心力衰竭。脑卒中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据不完全统计,50~59岁患者因房颤导致卒中的每年发生率为1.5%,80~89岁老年人的发生率高达23.0%。
房颤作为老年患者的“潜伏杀手”,目前治疗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即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心室率、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和抗凝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的目的是:1.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2.减慢快速房颤时的心室率。药物治疗的优势:简便易行,一次性费用少,无创伤。劣势:长期服药,有副作用,生活质量低;成功率:控制成功率较低(约为20%-30%)。非药物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起搏治疗等,其适用于药物方法治疗房颤效果不佳或不适合药物治疗的病人或者想根除房颤这种疾病的病人,非药物治疗可以成功根治房颤这种疾病,目前又以介入射频消融治疗方式为主,原理是采用一根2.5mm直径的导管进入心脏通过释放电流损坏异常的心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