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健康百科 >
【注意】冬季沐浴,心血管病患者更应注意!
发布日期:2019-12-19 09:39    信息来源:心内科六区    作者:周宇璇    访问次数:
在寒冷的天气里,
洗个热水澡,
能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但如果洗澡的方式不对,
不仅容易诱发疾病,
甚至可能引发意外。
 
那么大家冬天洗澡,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浴室温差过大
    冬季浴室温度低,暴露在寒冷中的皮肤,容易引起心血管突然强烈收缩,使斑块脱落,引发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
    正确做法:洗澡前浴室先升温
    准备洗澡前,提前浴室温度调整至20-25℃,然后再进浴室,但也不要把浴室温度调的过高,以免因为浴室过热,过湿,引起头晕或跌倒等情况。
    2.时间过长
    浴室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的环境里,时间过长,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缺氧症状,损伤心肌细胞。
    正确做法: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洗澡应安排在饭后1小时以后,洗澡时间应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为宜。
    3.水温过高或者过低
    水温过低,会引起皮肤血管的收缩,使心脏回流血量猛增而突然增加心脏负担;水温过高,又会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血流减少,发生缺氧危及生命。
    正确做法:水温接近体温最佳
    冠心病患者洗澡水的适宜温度为35-40℃,与体温相近,就不会引起体表血管突然大面积收缩。
    4.环境密闭
    冬季洗澡,很多人喜欢门窗紧闭,密闭的环境,会使氧含量降低,引起相对缺氧的情况,心脏会加强收缩,进一步加重心肌缺氧,时间一长,容易引起头晕,心慌等不适。
    正确做法:浴室要通风
    在家洗澡,门窗不要紧闭,以免太热和蒸汽过多引起晕倒,浴室要有通风设备,最好用换气扇促进浴室内空气流通。
    5.饭后不能马上洗澡
    饭后尤其是饱餐后,立即洗热水澡,会使血液不仅大量汇集到胃部,还会向皮肤表面的血管汇集,使进入心脏血管的血液较少,加重心血管病人心肌缺血症状,是冠心病朋友的大忌。
    正确做法:饭后1-2小时之后再去洗澡
    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浴室高温缺氧的环境更容易引起大脑、心脏的缺血,诱发猝死。
    6.正确洗澡顺序
    先冲洗四肢→身体→头部。冬季温度低,皮肤遇冷后,四肢的血管强烈收缩,血压升高,若先洗头,容易引起头痛,头晕等不适,最好先用热水冲洗四肢,使血管舒张,减轻心脏负荷,逐渐升高体温,然后再洗躯干,使血压稳定,最后再洗头。
    7.坐着洗澡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洗澡时,最好坐在小板凳上洗,既能节省体力,又可以防止摔倒,高龄患者最好有家人陪护洗澡。
    8.洗澡前后喝杯水
    洗澡前后最好喝一杯200-300ml的温开水,可以补充洗澡时外周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容量,保持血压稳定。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六区全体医护人员温馨提醒您:寒冷冬日,既要皮肤好好,也要心脏棒棒!
    心内六区唐昱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每周四下午   14:30—17:00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