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健康百科 >
仁医科普丨当心梗找上“90后”
发布日期:2020-08-12 16:38    信息来源:心内科三区    作者:齐文强    访问次数:
  8月3日,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三区黄勤副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年仅21岁的年轻患者小刘(化名),入院时被确诊为心肌梗塞,迅速安排介入治疗后康复出院。


 
  2020年7月27日,小刘体力活动时突发心前区闷痛,持续半小时左右。他认为自己年轻体壮,并未在意。8月3日小刘再次出现心前区闷痛,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冠脉造影等检查后提示为心肌梗死,右侧冠脉中段局限性斑块狭窄95%(考虑梗死后再通)。心内三区的黄勤副主任医师远程会诊查看了病情,认为应该尽快手术,但患者年纪轻,需尽量避免使用金属支架,减少药物服用时间,建议使用可吸收支架。遂转至江西省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8月7日,黄勤给患者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技术后,发现患者病变血管直径>3.5mm,使用可吸收支架治疗易导致支架贴壁不良。再三考虑后给予使用4.0mm药物球囊扩张,避免了金属支架的植入。小刘术后恢复良好,已经出院。
  在诊疗过程当中,黄勤细问病情得知小刘经常熬夜,抽烟、喝酒。黄勤感叹:“抽烟、喝酒、熬夜、不爱运动,全都是心血管意外的高危因素,长时间这样不发生心梗才怪呢!”在2012年之前,中国40岁以下的急性心梗患者还是极少,而近5年来,80后心梗患者已占到心梗疾病的三成,就连90后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如此迅速扩散的患病人群,确实让人胆战心惊,而年轻人心梗更容易造成猝死!
  数据统计显示:25岁到40岁的心梗病人,死亡率高达70%。平日里大家吐槽开玩笑时常说心塞。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真正的“心塞”真的是一种病,就是越来越年轻化的“心梗”。
 
  年轻人心梗,可能大都是自己的!
  很多年轻人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心梗呢?其实现下很多年轻人爱抽烟、喜食肥甘厚腻的食物,宅在家里不爱动、肥胖、常常熬到凌晨二三点才睡。诸如此类的玩命式的不良生活方式,正是造成心梗频频突袭年轻人的幕后黑手。
 
  如何才能不伤心
  1.坚持运动
  每日健走6000步,步频约为100-120步/分钟,微微出汗为宜,微喘但能正常谈话。长期坚持,便能看到一定效果。
  2.戒烟限酒
  过量饮酒可使心血管系统高度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而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除了进入吸烟者的肺部造成损伤,还可进入循环系统,损害血管内皮。
  3.规律起居
  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时,避免熬夜工作。
  4.健康饮食
  饮食过量或吃过多油腻性食物都会增加心血管系统负担。因而要注意饮食适度,以清淡食物为主,少吃大鱼大肉。建议每周鱼类摄入≥200克,每天新鲜蔬菜摄入300-500克,每天新鲜水果摄入200-350克水果,每天豆制品 ≥125克,每天红肉摄入<75克。
  5.控制“三高”
  控制盐摄入量,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内。
  控制胆固醇,少吃鱼头、虾头、动物内脏等,将总胆固醇控制在200mg/dL以内。
  控制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一旦BMI达到24以上,同时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的概率会变大。
  6.适当减压
  适当的压力可以调动人体机能和神经系统积极运转。但是压力不能过大,不能持续时间过长。年轻人应张弛有度,适当放松减压。
  7.定期体检
  所有成年人都应每年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8.按时服药
  多数患有“三高”的病患需要终身用药,擅自停药或不规律用药容易使病情加重,发生意外。
  心内科医护人员温馨提醒广大青年:预防心血管疾病,守住健康指标!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