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现在比较热门的营养补充剂,缺乏维生素D 可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骨健康,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龋齿、牙周病的发病概率。在小儿会导致佝偻病。目前的研究还发现,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低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要不要补充维生素D?
中国人群维生素D缺乏率为80.3%,尤其是女性。现代社会以白为美,过度的防晒、缺乏户外运动都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是不是缺乏维生素D,我们可以到医院检测一个指标“25羟维生素D”来判断。最好将维生素D值控制在大于30ng/ml。
如何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就是皮肤合成,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因此,晒太阳是增加维生素D的最主要途径。但是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每周两次,每次15-30分钟左右为宜,建议上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也要避免皮肤晒伤、中暑等风险。
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蛋黄、奶酪、蘑菇、三文鱼等。如果日照和膳食都不能满足我们的身体所需,我们可以遵照医嘱适当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指出,钙剂和维生素D为骨健康的基本补充剂,且推荐中年人每日补充400IU,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推荐摄入量是600IU,用于骨质疏松防治时800-1200IU。维生素D对很多的疾病都起到了预防作用,但如果超量也会造成中毒,因此建议在内分泌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根据年龄、性别、营养及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补充方案。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骨质疏松与骨病科林安华教授提示:科学防疫刻不容缓,我们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也要多运动、多晒太阳、饮食均衡,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增强免疫力。
文字丨内分泌·骨质疏松与骨病科 王晨秀
编辑丨罗帷
审核丨罗昭淦
终审丨乐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