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健康百科 >
仁医科普丨疫情之下 如何自我心理调适?
发布日期:2022-05-03 21:02    信息来源:心身医学科    作者:刘得乐    访问次数:

今年的3月2日世卫组织发布报告

新冠疫情的第一年

全球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增加25%以上

新冠病毒的影响远超病毒本身导致的死亡和疾病

也对人们心理健康造成沉重打击

那么在目前疫情反复流行的环境下

我们该如何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来应对呢?

对疫情信息进行正确认识

进入网络时代后,信息来源繁多,各种真假信息甚至谣言不断,我们要仔细地分辨,客观地看待,在疫情流行地区,尽可能减少对非官方发布信息的关注,避免过度恐慌和紧张,避免受谣言误导。尤其对于老人和儿童,尽量避免他们接收过多负面信息的干扰,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

接纳负性情绪

疫情反复,让人们原本已恢复正常的生活再被打乱,焦虑、恐惧、无助等负面情绪接踵而至,这些情绪都是人们在应激状态下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有时越是压抑,越容易被它们影响和支配,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接纳这些情绪反应,容许自己和家人有这些负面的情绪。它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不需要用励志的大道理劝自己和家人尽快恢复,可以通过向家人倾诉、适度宣泄等方式来进行排解。

调节不良情绪

很多情绪反应都与我们的内心评价、态度、信念有关,保持乐观的信念,相信科学,相信自己,看问题时多关注积极的一面,这能够使自己和消极想法做斗争。可以尝试每天做1-2次积极的冥想练习,可以对自己的身心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这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合理安排作息活动

在疫情期间,由于大部分人多居家不出或需要隔离生活,时间显得漫长,作息变得不规律,这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也给自己安排一些日间活动。

每天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抑郁、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和控制冲动行为。即使不能外出,也可以采取跳绳、跳健身操、学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方式,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

经常聆听舒缓的音乐或者“洗脑神曲”,可以提高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唤起积极、健康的情绪,让人暂时忘掉不快,还能促进机体分泌对健康有益的化学物质,从而使人放松,睡眠改善。

选择做一些平时因忙于工作、学习、社交而无暇做的活动,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学习一项技能,与孩子一起完成一个手工,陪老人聊聊天,既充实了自身,也有助于家庭关系的调和。

保持与外界的沟通

相对封闭的环境常让人感到孤独无助,虽然可能无法和家人朋友见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视频、电话与他们保持联系,我们可以通过社区与邻里沟通,互帮互助。即使不幸感染病毒而住院,也可以通过与医护人员形成强大的“联盟”共同与疾病作斗争,有了医护人员的帮助,可以减轻我们的紧张,消除无助感。同时,还可以积极与病友沟通交流宣泄情绪,互相帮助和鼓励,这有助于产生归属感,减少孤独感。

对疫情信息进行正确认识

当我们发现确实自己的负面情绪持续得不到改善,恐惧、无助、愤怒、失眠等症状无法自行缓解时,不应该任由问题发展,这时可通过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应前往医院心理专科就诊。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精神(心理)医学专科;是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联盟成员单位;目前医务人员中有医学博士1名,硕士2名,中、高级职称医师2名。

仁医科普丨疫情之下 如何自我心理调适?

 

科室对精神(心理)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例如睡眠-觉醒障碍、抑郁症、焦虑症与恐惧相关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孤独症、精神分裂症、强迫及相关障碍、躯体忧虑障碍及疑病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摄食及排泄障碍、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等均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且擅长心理治疗,具备国内先进的诊治技术。

文图丨 心身医学科 刘得乐

编辑丨罗珊

审核丨罗昭淦

终审丨乐熙文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