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3-01-09 16:23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
|
焦虑的来源
随着疫情的全面放开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是终于放开了,可以自由出行,忧的是即将面临的是“等阳”“阳过”“阳康”还是“王重阳”……
“等阳”的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阳,担心阳了之后,感染了什么株;担心家中老人、孩子是否能安然度过……
“阳过”的担心自己能不能扛过去,担心自己会不会留下某种后遗症……
“阳康”的担心自己有没有痊愈,残留症状多久消除,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工作生活,担心会不会再“复阳”……
面对感染的风险、朋友圈及网络上各种“阳”的表现,部分人会表现出过度的担心、恐慌、无助、害怕、悲伤抑郁、易激惹等。
(2)认知方面:
出现灾难化思维,怀疑自己疑似感染或感染,或者担心自己或家人一旦感染了,就会出现最坏的结果,从而出现多疑、敏感、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并产生一系列的躯体反应及行为。如频繁测量体温、测抗原,即使结果为阴性,依然担心自己被感染。疯狂囤药及防疫用品等,甚至即便身体没有任何症状,也要吃点药图安心。
(3)身体方面:
可表现为失眠、运动性不安、静坐不能、肌肉紧张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出汗、口干、胃部不适、腹痛腹胀、尿频等症状。
如何处理后疫情时代的焦虑?
(1)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焦虑的根源在于模糊性认识,我们可以从科学的文献或权威的网站上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时,了解即使感染奥密克戎也并没有那么可怕时,从而帮助我们拽出焦虑的怪圈。
(2)接纳焦虑情绪,正视这些负性情绪,积极的自我暗示,给自己的身体一些恢复时间,告诉自己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并恢复如初。
(3)转移注意力,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事情,给自己带来一些正面的愉悦情绪。
(4)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冥想、正念减压疗法、瑜伽和音乐、运动拉伸等。
(5)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健身。
(6)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寻求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