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仁医科普丨甲流疫情下请“小心肝” ——写在第23个全国爱肝日来临之际 |
| 发布日期:2023-03-14 19:11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
|
2023年的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
我们看到媒体披露,当前国内“甲流”普遍存在,甲流一般是指甲型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甲流疫情下,肝病患者更应小心防范。
随着2022年底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人群流动性和聚集性活动增加,为甲流传播提供了更便利条件。近期甲型流感在我省流行,越来越多的人相继中招,出现发热头痛、流鼻涕、咳嗽咳痰、咽痛、肌肉酸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甲流疫情下,如何爱肝?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禁疲劳作战:感染甲流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发热等症状,此时的“你”会感觉很累,其实这是人体的“免疫力大军”在保护身体的表现;也是告诉“你”这个时候要休息,千万不要硬撑,有效的休息是身体恢复的基础。
2.注意合理饮食:除了上述的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不适外,大部分甲流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下降,胃口不好,并不是“你”的消化系统出问题了,而是因为感染甲流后,消化系统也被病毒“攻击”了,这个时候,最好是以清淡温热饮食为主,每天补充适当的维生素、鱼类等食物为主。
3.保护“咽喉要道”:甲流病毒感染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咽部红肿,此时会感觉咽喉部有明显的“针刺感”、“刀割感”,并会有明显咳嗽,少量咳痰;建议少说话,多饮温水,多次小口“抿水”的方法,确保咽喉部局部粘膜湿润,防止因局部粘膜干燥后诱发细菌感染。
4.禁止饮酒:所有喝进去的酒精,都是肝脏的负担;被甲流“入侵”后的肝脏,会变得“不堪重负”,加重肝脏负担,严重者可诱发肝功能衰竭。
5.注意手卫生:俗话说“病从口入”,很多时候还是经由我们的双手来传播的,如果饭前便后不好好洗手,就容易“中招”。
6.少聚众,戴口罩: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远离有发热或咳嗽症状的人员,减少聚集性活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在室内外人员密集场所、乘坐电梯或公共交通工具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加强自我保护。
甲流疫情下,肝病患者如何用药?
不推荐慢性肝病患者感染甲流后选择以下药物退热治疗: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氨酚麻美干混悬剂、酚麻美敏混悬液、酚麻美敏片、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伪麻美芬片、氨咖黄敏胶囊。
慢性肝病患者感染甲流后,出现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等不适时,建议选择布洛芬缓释胶囊/片。
目前针对甲流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两种药物。
奥司他韦: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治疗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的特效抗病毒药,一般来说在患者规律服用奥司他韦三天左右,高热、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就会明显减退或消失。
玛巴洛沙韦:可阻断病毒基因的转录起始阶段,在流感早期即可发挥作用;玛巴洛沙韦治疗流感只需服一次药,就能在24小时内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缩短传染期并大幅减少流感症状的持续时间。
上述两种抗病毒药物,目前研究表明均无明显肝损伤的风险。
中医对于治疗流感具有独特的优势,很多甲流患者可能会选择服用一些中成药,比如莲花清瘟、清开灵颗粒、三九感冒灵等等,这类药物发生肝损的危险性不大,也是比较安全的,但不建议选择两种及两种以上。
乙肝患者感染甲流后如何安全用药?
很多乙肝患者朋友非常关心万一感染了甲流后怎么办,现有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与上述退热药物、中成药物是否有冲突。
就目前而言,抗乙肝病毒药物与抗甲流病毒药物没有冲突,没有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与大部分抗流感的中成药基本上没有相互作用。
退热药物上首选还是布洛芬。
如果在干扰素抗乙肝病毒过程中感染甲流,建议暂时先把干扰素停一停,等甲流痊愈后再继续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
肝病患者如何安全接种疫苗?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不再生产甲型H1N1型疫苗,如有接种需求者,可根据国家发布的实际疫苗种类,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多价流感疫苗;而目前的流感疫苗暂未发现有肝损伤风险。
一般来说,病情稳定的慢性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是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的。
慢性肝炎、肝硬化是不是甲流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此类患者感染甲流后,经过及时的抗甲型流感病毒治疗后,绝大多数顺利痊愈,所以大家不要因为自身患有慢性乙肝、肝硬化等,而对于甲流过分紧张,积极做好防护,科学应对就好。
文字丨感染性疾病科 李朝亮
图片|Pexels
编辑丨吴伊宁
审核丨罗昭淦 车媛梅
终审丨乐熙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