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目光清澈,却不愿与人对视;
听力正常,却对家人呼唤充耳不闻;
发声正常,却总是不与人交流。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就像一座孤岛,别人难以涉足,他们像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烁在你我身边——医学上称它们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儿童”。
2023年世界孤独症(自闭症)日宣传主题口号是“关爱孤独症儿童,关注与支持孤独症人士的照顾者和专业工作者”。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已将儿童孤独症、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孤独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孤独症患者的关注。
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在变得越来越庞大,2020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为1/54,2021年则上升到1/44,而我国,不同地区的调查显示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保守估计超过1%,2019年《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指出,我国有超过1000万的自闭症人群,200多万自闭症儿童,按1%来算,自闭症儿童的数量每年以接近20万的数字递增。
孤独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社会交往障碍:没有目光对视,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不能寻求帮助,不能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多独处,不会主动接触他人。缺乏期待父母与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
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自言自语,说话时语句单调平淡,缺乏感情,不会主动找人交谈,也不会向他人提出问题。
兴趣范围狭窄、动作行为刻板:喜欢玩非玩具性物品(如:一根废铁丝,一个瓶盖、电风扇、下水道的流水等);对玩具独有的特点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玩具的某一个非主要特征。如拿到一个玩具熊,不是欣赏整个玩具的体态可爱,而只注意玩具熊的绒毛,反复用手去摸或用鼻子闻等;对一些特殊物体过分依恋;对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改变焦虑不安,顽固地坚持一些无意义的常规;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重复动作(不停地玩手、看手,转圈,蹦跳,摆动身体等);重复行为(走固定路线,穿同一件衣服、吃固定的食物);
其他:有一些患者还会会出现智力障碍、精神症状、癫痫等。
孤独症预警表
201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儿童心理发展技术指南》,其中明确列举了孤独症的预警表现,具体如下图:
孤独症预警表
该如何治疗
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有:
(1)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主张以运用行为分析原理,把要教授的知识分解成很多个细小单元,然后对每一个细小单元进行训练直到掌握为止,最后把掌握的细小单元串联成一个复杂的行为,如模仿、语言、行为、社交等。
(2)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TEACCH)训练
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对患儿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增强孤独症儿童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
(3)人际关系训练法
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时光疗法和Gutstein建立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疗法。其目的均是使患儿能够有与他人分享经验、享受交往乐趣及建立长久友谊关系的能力。
(4)游戏文化介入(PCI)
就是以一种游戏化的训练方式,让患者愉快的接受并喜欢的这种方式来干预从而来达到目的。
(5)其他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言语训练、音乐治疗、海豚、白鲸辅助治疗、瑜伽、水疗马术等均能改善患者症状。
·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简介 ·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精神(心理)医学专科;是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联盟成员单位;目前有医护17名,其中医生5名,其中有医学博士1名,硕士4名,中、高级职称医师2名。
科室对精神(心理)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例如睡眠-觉醒障碍、抑郁症、焦虑症与恐惧相关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孤独症、精神分裂症、强迫及相关障碍、躯体忧虑障碍及疑病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摄食及排泄障碍、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等均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且擅长心理治疗,科室目前拥有先进的精神心理科量表评估系统、脑电图、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等设备,具备国内先进的诊治技术。

黄小军,医学博士,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室负责人,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2018-2021年就职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病学科;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心理健康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抗击新冠疫情援鄂国家心理医疗队专家;主持及参与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2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篇;获中南大学临床研究与医疗新技术成果奖。擅长焦虑抑郁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躯体忧虑障碍及疑病障碍、睡眠障碍、网络成瘾、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障碍、进食障碍、性心理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刘得乐,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国家心理治疗师,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兼任南昌市医学会老年病专病委员会委员;在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从事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近20年。擅长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各类神经症及老年期精神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的诊断、药物干预及心理治疗。

叶丽平,医学硕士,住院医师、国家心理治疗师,擅长抑郁症、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强迫症等疾病诊治和心理治疗。

魏一森,医学硕士,住院医师,国家心理治疗师,擅长青少年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诊治和心理治疗。

孙优会,医学硕士、住院医师,湖南省药物滥用防治研究会成员,擅长抑郁障碍、睡眠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依赖等疾病的诊治和心理治疗。
文字丨心身医学科 叶丽平
图片丨Pexels网站 等
编辑丨邓潇
审核丨罗昭淦
终审丨乐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