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健康百科 >
湘雅健谈丨50岁时它找上了我!让我们一起认识“渐冻症”
发布日期:2023-06-08 10:51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执行主任、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王俊岭
2014年
一个
视频挑战活动突然爆火
比尔盖茨、扎克伯格
科比、库里
刘德华、周杰伦
 
 
都纷纷拿起一桶冰水
当头浇下
这可不是什么恶搞娱乐
它的发起人叫皮特·弗雷茨
是一名著名的棒球手
同时也是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
挑战的目的
就是让普通人感受到渐冻症患者的痛苦
这个罕见病
为什么会收到这么多关注?
它到底是个什么病?
 
  什么是渐冻症?
  渐冻症的正式名称叫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最为多见和典型的运动神经元病亚型。通常来说,患者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肌肉萎缩。随着病程的延长,肌无力和萎缩扩展至躯干和颈部,出现呼吸困难、缺氧,也可累及面肌和咽喉肌。患者还有延髓麻痹特征,如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少数病例肌无力和萎缩可从下肢、躯干或咽喉部开始。受累部位可伴有明显肌束颤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肉跳“。
 
  此病发病率约为每年2~3人/10万,患病率约为4/10万~6/10万。ALS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两种类型。散发性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5~2∶1。中年后起病,多数患者为50~7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40岁以下发病也有报告,20~30岁发病约占5%。家族性ALS约占5%~10%,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发病率相等,发病年龄相对于散发性较早。 
 
  诊断和治疗,越早越好!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来说尚无办法完全治愈,但多种综合治疗措施能够延长ALS患者的生存时间。
 
  原则上来说:“ALS的诊断和治疗越早越好”。治疗手段包括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治疗、缓解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的对症处理;同时结合其他非药物治疗,如手术、物理辅助装置等等。因此,ALS的诊疗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管理和定期的病情评估。
 
  由于目前全球对于ALS的关注程度大大增加,各种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日益增多,其中有些治疗药物已在动物实验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虽然这些治疗手段尚未能进入临床应用,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全世界研究人员的努力,新的、更高效的治疗手段必将涌现。
 
  “50岁时,它找上了我”
  渐冻症多中年发病,高发年龄段为50~75岁,病程2~6年不等。这种疾病相对来说预后较差,但该病也分很多亚型,有些亚型患者的预后还是相对比较好的,比如连枷臂和连枷腿综合征,平均生存期约为75.9~87个月,而经典ALS平均生存期为45.2个月。渐冻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电生理和相关影像资料,并且是排他性疾病,因此,渐冻症的诊断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可以解释的LMN和/或UMN改变的电生理或病理证据。
 
  因此,诊断渐冻症和排除其他相关鉴别诊断的疾病所需具体的时间要根据个人的病情来判定,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如果2~3年病情仍比较平稳没有进展基本可以排除渐冻症,但最好是到医院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善检查之后,根据检查结果来进行最终的诊断。
 
  渐冻症遗传几率有多大?
  渐冻症可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两种。约有5%~10%的渐冻症患者是家族性的,有90%~95%是散发性的,因此对于这个比例来讲,渐冻症遗传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家族性ALS可以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等遗传方式。对于有ALS家族史的患者,或者家族史不明确但是发病年龄比较年轻的患者,我们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相应的致病基因。
 
  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双方一人患病,则其子女有一半发病的可能性。而对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言,父母双方一人患病一人为正常人,那么其子女均为渐冻症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一般不会发病,虽然理论上会出现隔代遗传,但由于其为罕见病,发病几率非常小,通常仅见于一些近亲结婚的家族。X连锁显性遗传最少见,女性患者既可将致病基因传给儿子,又可以传给女儿,且机会均等;而男性患者只能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
 
  然而,生物的遗传性状是极其复杂的问题,与遗传学、数量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环境因素等都有直接和间接关系。因此,经典的遗传学只能阐明大致的原理,而不能全面透彻地解释所有遗传现象。
 
 
  指导专家 
 
  
  王俊岭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执行主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研究方向为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病、神经肌肉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如,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俗称“渐冻症”)、腓骨肌萎缩症等遗传性周围神经病、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认知障碍、遗传性共济失调及其它神经系统罕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等。擅长新一代测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解读。
近几年,作为团队负责人,开展了神经系统罕见病和疑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组建了“潇湘神经罕见病联盟”,定期开展了“潇湘神经疾病大查房”等活动。如,在运动神经元病(ALS)方向,开设了运动神经元病专科门诊、运动神经元病多学科(神经内科、中医科、脊柱外科)联合门诊(MDT团队),建立了首个中南地区ALS规范化诊疗中心和生物样本库,成立了ALS分子诊断与分型协同创新联盟,牵头成立了湖南省肌萎缩侧索硬化学组。
 
  出诊时间
  周一、周三上午:湘雅江西医院神经内科门诊
 
来源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公众号
编辑丨罗青霞
审核丨罗昭淦
终审丨乐熙文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