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仁医科普丨世界帕金森病日科普:让帕金森病“停止颤抖” |
| 发布日期:2023-04-08 15:11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
|
为了纪念最早描述帕金森病的发现者,同时也为了提高大众对帕金森病的关注度,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将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全球400万患者中有170万人在中国,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1帕金森病有哪些表现?
帕金森病不仅是手抖那么简单,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肢体震颤、肌肉强直及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除此之外还有抑郁、焦虑、健忘、精神病症状、睡眠障碍、嗅觉迟钝及尿便障碍等多种非运动症状,严重时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在日常生活中,抑郁、焦虑及痴呆等非运动症状的确对患者及其照料者造成巨大负担,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庭的生活治疗。
与此同时,帕金森病病程中一些非运动症状可能会先于运动症状发生,对非运动症状的关注也有助于早期发现帕金森病,对早确诊、早治疗有重要意义。
2为什么会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和年龄老化有一定的关系,常见于老年人。此外,还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遗传变异、环境毒素(工农业污染、重金属、室内装修污染、手机、电脑辐射可能致病)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20%患者因环境污染或受化学毒素侵蚀“中招”。患帕金森的青少年则往往有帕金森家族遗传背景。
3早发现、系统治疗很重要!
1.心理疏导。约35%~45%的帕金森病人伴发抑郁,亲友的疏导、心理医生的治疗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持。
2.药物治疗。出现帕金森病症状时,患者脑内的多巴胺往往已经减少了一半。有些药物能外源性补充多巴胺,有些药物能增加多巴胺的神经活性,以及通过保护神经元,预防多巴胺减少等症状。帕金森病并不能根治,偏信保健品会延误治疗。中药也只是可以辅助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要随意更改用药方式、剂量或频率。
3.手术治疗。通过脑立体定向技术,在头顶钻两个小孔,将脑起搏器植入特定部位,抑制神经元的异常电活动,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4.康复训练。
5.细致看护,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更精准的机器人辅助的脑深部脑电刺激(DBS)手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选择性好、靶点明确、无损伤、可逆、可调节、手术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2021年9月7日,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建中博士团队借助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精确度达0.1mm的“智手”,通过个性化手术设计及精准快速操作,成功为一名帕金森患者进行了微创电极植入手术,完成了江西省首例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下脑深部脑电刺激(DBS)手术。精准手术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更有效的规避颅内血管,将电极沿着事先规划好的手术路径植入颅内,借助机器人更高的精度,能够大幅降低血管和脑组织的损伤率。
专家推介
科研工作中的徐仁伵教授
徐仁伵,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内科主任、南昌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1项、省厅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SCI论文60余篇,获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海外人才等荣誉称号。
徐仁伵教授门诊信息:红谷滩院区门诊3楼神经内科诊区,每周三上午。
文字丨江西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江西医院 徐仁伵主任医师 ,魏彩辉住院医师
图片丨Pexels网站,江西省人民医院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
编辑丨陈雨曦
审核丨罗昭淦
终审丨乐熙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