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24-05-15 11:31 信息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
|
一、科室简介
江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脊柱微创、脊柱侧弯、运动医学、创伤骨科、手外科等技术是科室的传统强项,近年又凭着在数字骨科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异军突起,被业界誉为国内数字骨科领跑团队之一,并先后牵头成立了SICOT(国际创伤与矫形学会)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江西省分会、江西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推动了全省数字骨科的学科发展与技术进步。科室在灾害医学与卫生应急领域也走在了全省前列,通过牵头创立江西省最早、国内第二个省级灾害医学学术组织——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有力推动了创伤骨科的技术进步。
二、实验室平台介绍
江西省卫生健康数字骨科重点实验室是江西省卫生健康委于2021年12月批准建设的首批重点实验室之一,是集科研、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功能于一体的应用转化型实验室。以3D打印临床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为重点研究方向,在生物医学材料和骨科医疗器械方面的研究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本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通过产学研医相结合,吸引优秀人才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推广。
本实验室现为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健康服务适宜技术分会和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共建的“3D打印骨科技术培训基地”,并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智能与数字外科创新中心江西省分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江西省人民医院分中心。
三、研究成果
十年来,江西省人民医院为打通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作出了显著贡献,将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矫形骨科、足踝外科、肿瘤骨科、小儿骨科等亚专科中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应用,并在全国各地数十家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科研成果“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已入选2023年第八批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
在骨科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已申请了80余项国内外专利,并已获授权美、日等外国发明专利5件、中国发明专利15件和实用新型专利40余件。其中的“金属骨针”和“单臂组合式外固定架”分别获得了三类和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团队还主持承担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子课题,以及2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120余篇SCI、EI和核心论文。
四、平台团队
目前平台拥有专职科研人员和在站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访问学生十余名,正在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江西省科技厅及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资助的在研课题及大量基于原创骨科器械衍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合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北京航空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著名高校和高科技企业有深度科研合作。
五、主任风采
董谢平,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西省医学会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和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江西省分会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并被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智能与数字外科创新中心特聘为医疗技术总监。系医工跨界结合的创新型复合人才,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兼具丰富的骨科经验与一定的机械设计、3D打印和专利知识,能自主设计、制图、试制、验证并申请专利,善于结合临床发明创新。不仅擅用3D打印等数字骨科技术和创新器械提升骨科手术质量、效率和降低手术风险,并解决疑难复杂病例,还能在骨科器械协同创新研发中成为“有想法没办法”的医生与“有办法没想法”的工程师之间沟通的翻译与桥梁,帮助医生高速高效高水平实现发明创新。近年来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以一作/通讯发表SCI/E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申请6件PCT国际发明专利,获专利授权48件(其中:中、美、日等国发明专利授权15件)。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