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标志物 |
临床意义 |
鉴别诊断 |
甲胎蛋白
(AFP) |
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
70%-95%肝癌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
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急慢性肝炎、肝硬化AFP可有轻中度升高。 |
癌胚抗原
(CEA) |
70%-90%的结肠腺癌CEA高度阳性,其它恶性肿瘤的阳性率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症(31-46%)。 |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 |
|
糖类抗原125(CA125) |
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标志物,是迄今为止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监测复发及转移的最重要指标。如果以65U/ml为阳性界限,Ⅲ-Ⅳ期准确率可达100%。 |
CA125对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和间皮细胞癌诊断的符合率也很高,良性病变阳性率仅2%。 |
|
糖类抗原15-3(CA15-3) |
乳腺癌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 |
肺癌、胃肠癌、卵巢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A15-3也可升高,应予以鉴别,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
|
糖类抗原19-9(CA19-9)
|
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胰腺癌85%-95%为阳性。当CA19-9小于1000U/ml时,有一定的手术意义,肿瘤切除后CA19-9浓度会下降,如再上升,则可表示复发。当血清CA19-9水平高于10000U/ml时,几乎均存在外周转移。 |
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的阳性率也很高,若同时检测CEA和AFP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测率(对于胃癌,建议做CA72-4和CEA联合检测)。 |
|
糖类抗原72-4(CA72-4) |
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其敏感性可达28-80%,若与CA19-9及CEA联合检测可以监测70%以上的胃癌。CA72-4最主要的优势是对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高的特异性,在良性胃病患者中,其检出率仅0.7%。 |
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率。CA72-4与CA125联合检测,作为诊断原发性及复发性卵巢肿瘤的标志,特异性可达100%。 |
糖类抗原50(CA50)
|
CA50是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对胰腺癌和胆囊癌的阳性检出率居首位,占94.4%;依次为肝癌(88%)、卵巢与子宫癌(88%)和恶性胸水(80%)等。 |
肿瘤识别谱比CA19-9广,是一种普遍的肿瘤标志相关抗原,而不是特指某个器官的肿瘤标志物。 |
|
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
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60-80%的小细胞肺癌NSE升高。在缓解期,80-96%的患者NSE含量正常,如NSE升高,提示复发。 |
也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
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是检测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血清TPSA定量的阳性临界值为大于10μg/L,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97%。 |
血清TPSA升高一般提示前列腺存在病变(前列腺炎、良性增生或癌症)。 |
|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
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TPSA比值明显偏低,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FPSA/TPSA比值显著增高。FPSA/TPSA界限指定为0.15,低于该值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其诊断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88.6%。 |
单项的血清总PSA(TPSA)测定不能明确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而通过FPSA/TPSA比值可鉴别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 |
铁蛋白(SF)
|
铁蛋白升高可见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结肠癌、肝癌、前列腺癌、肝转移。76%的肝转移病人铁蛋白含量高于400μg/L,AFP较低的肝癌,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 |
在色素沉着、炎症、肝炎时铁蛋白也会升高。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坏死,红细胞生成被阻断或肿瘤组织中合成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