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3-09-04 16:40 信息来源:麻醉科 作者:周绪锋 访问次数:
|
|
今年5月,我院麻醉科成功为一位101岁高龄患者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帮助这位高龄患者重获行走能力。患者在家活动时不慎摔倒导致左股颈骨折,如此高龄,多家医院均建议保守治疗,但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手术,我院骨科收治了她。周绪锋医师通过仔细询问患者饮食起居、日常活动后,认为虽然已经百岁高龄,但重要器官的功能可以耐受手术麻醉,如果患者卧床保守治疗,终将产生一系列并发症,生活质量将急剧下降,同时也将给患者家属带来精神痛苦。
把握情况后,周绪锋医师决定采用静脉吸入麻醉同时诱导,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并以SIMV模式麻醉机辅助呼吸,吸入七氟醚麻醉药维持麻醉。术中动态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使患者血压,心率变化不超过术前的15%。手术历时70分钟,手术结束5分钟后患者麻醉苏醒拔出喉罩,返回病房时患者神志意识完全恢复。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已康复出院。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施手术和麻醉的老龄患者越来越多。如何对老年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临床麻醉已成为每位麻醉医师的难题。我们不仅仅要对患者实施麻醉配合外科医生手术,而且还要控制患者其他生理指标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如术后呼吸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心脑血管意外等。这要求麻醉医生要有多方面的知识,要能参与术后的治疗过程中,如术后如何鼓励患者咳痰避免肺部感染,如何对患者实施肢体按摩避免血栓产生,如何实施完善的术后镇痛避免因疼痛刺激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如何实施液体治疗避免术后水电解质紊乱,如何控制应激和炎症反应避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患者的麻醉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首先,麻醉前我们对患者实施了动静脉穿刺,采用最新了血流动态监测仪—Vigileo监护仪动态监测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重要的是采用了静脉吸入麻醉同时诱导,置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采用全凭吸入麻醉维持,避免了气管插管和拔管时产生的强烈应激反应,也大大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由于吸入性麻醉的可控性强和七氟醚对脑细胞的影响小,可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麻醉苏醒。同时术中密切监测血糖,并给予乌司他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最后,术后采用非甾体类和弱阿片类药物行有效的术后镇痛,减轻了术后疼痛产生的强烈应激反应,避免了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也同时为术后肢体活动提供了保障,为避免深静脉血栓打下了基础。
对百岁老人麻醉的成功实施及其康复出院,证实了我院的临床麻醉达到了较高水平,临床麻醉知识呈现了多学科性,为今后的外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