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3-11-13 10:04 信息来源:骨一科 作者:龙智生 访问次数:
|
|
近日,我院骨一科陈钢主任与龚飞鹏、龙智生两位医师共同为一例患者成功实施了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该手术效果好、创伤小,使我省脊柱外科微创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患者是一名19岁青年,因右下肢放射痛入院,疼痛的范围为大腿及小腿后外侧,入院前曾接受多方治疗,牵引、药物及其他理疗均未见效,疾病严重影响其生活及工作,基本只能卧床休息。MRI检查示L4/5椎间盘右侧巨大突出,压迫神经。对这类患者,手术指征明确,传统手术方式为腰椎后路L4/5开窗髓核摘除术,手术创伤大,术中需要剥离后方肌肉,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慢而且有可能遗留腰痛症状。对于这样年轻的患者,可能会对其今后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陈钢主任为该患者在局麻下实施了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通过在椎旁13CM处C臂机监视下穿刺,定位椎间盘及椎间孔位置,放入内窥镜,在直视下将椎间盘完全摘除。由于使用局麻,患者可以在术中和医生交流,自诉症状缓解情况,该患者术中即感觉症状明显缓解,手术结束时,患者十分高兴,因为原来不敢活动的右腿活动自如了。患者住院两天后即步行出院。与传统手术比较,因为没有剥离肌肉及切除椎板,手术切口只有1CM,大大减轻了病痛,减少了住院的时间。
椎间孔镜技术采用In Side--Out Side技术,通过安全三角区进入椎间盘,摘除病变髓核后退至椎间孔外,清除脱出的碎片;中央型突出,压迫椎管超过上关节突连线的病例,采用远外侧水平入路,直接摘除突出组织;游离型、黄韧带肥厚、钙化、椎管狭窄、神经孔狭窄等病例,采用椎间孔内入路,可摘除各种病变软组织、处理骨质;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椎间盘突出,做椎间盘复发的微创翻修手术(对于开放手术后复发的,MED手术后复发的),配合经皮固定技术可以完成退变疾病的治疗;椎间孔镜仅需7mm的皮肤切口,从病人身体侧方、侧后方、后方,采用水平、倾斜、垂直的入路方式,通过椎间孔直达椎间盘突出部位,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术,不伤及椎板及黄韧带,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专用的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并配合射频电极进行盘内消融、术中止血及封堵破损纤维环。皮肤切口仅7mm,术中出血不到 5ml,术后仅缝1针(亦可不进行缝合处理),是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终极微创手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