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院报院刊 > 第2014.01期 > 第03版:医护教研 >
肾脏移植——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福音
发布日期:2014-02-17 11:06    信息来源:器官移植科    作者:器官移植科    访问次数:
  1954年美国的Murry医生完成了首例成功的孪生兄弟间肾移植,使器官更换这一亘古梦想成为现实。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肾移植技术日臻成熟。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其他器官移植(如:肝、心、肺等)的发展。在所有大器官移植当中,肾脏移植是开展时间最早、移植数量最多、存活时间最长、治疗效果最好的,它为广大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肾移植,俗称“换肾”,是指患者因肾脏疾病导致双肾无功能,通过外科手术重新植入一个肾脏使患者恢复肾脏功能,解除患者的病症。目前采用的手术方法:患者的原来的二个肾不动,在患者髂窝(即下腹部)右侧/左侧植入一个肾脏,供肾输尿管与患者的膀胱吻合,尿液经患者膀胱正常排出体外。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替代治疗有透析治疗(血透/腹透)及肾脏移植二种方法。这两者均能维持患者的生命,但透析治疗只能起到暂时清除毒素,调节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的作用,因此必须反复进行:血透每周至少2-3次,腹透每天必须进行,同时肾脏其它方面的功能透析无法替代,导致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肾性骨病,肾性营养不良等需辅以药物治疗,长期透析患者即使治疗充分,进展性心血管疾病,外周和自主神经系统病变,骨骼系统病变及性功能障碍等均很常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肾脏移植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凡事有利必有弊,肾移植患者自植入了他人的肾脏那一刻起,就终身面临排斥反应,因此终身必须服用免疫抑制剂控制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增加了感染、肿瘤、骨髓抑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疾病发生的机会,因此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尤为重要,所以患者能否做到定期复查,遵守医嘱,自我养护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
  江西省人民医院1994年开始开展尸体供肾移植,2001年完成全省首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同时成功开展了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等,肾移植总数已逾600例,(其中亲属活体肾移植145例),通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在肾移植术前组织配型,患者安全性评估,术中手术操作技巧,术后手术并发症处理,排斥反应,感染,慢性移植物肾病的治疗等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该院肾移植存活最长17年(1995年手术—至今),移植肾1年存活率达95%以上,3年存活率86%,5年存活率75%,肾移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省内遥遥领先,居全国先进水平行列。
  目前器官来源日益紧缺,等待移植手术时间较长,衷心希望移植术后患者热爱生命,关注新生,精心呵护,永报健康。
  
  专家名片
  李新长   主任医师  江西省泌尿外科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卫生厅第3批学术及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1989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至江西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工作,1994年赴广州南方医院学习肾移植并开始从事肾脏移植临床工作,在肾移植组织配型,手术操作,排斥反应,术后感染,慢性移植物肾病的治疗等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05年成立器官移植科,任江西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负责肾脏移植及科室日常工作至今。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