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供应心脏本身血流的血管发生狭窄或者堵塞引发心肌缺血的疾病,冠心病早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致死的首因,近年来国内冠心病发病率呈快速增加,冠心病发病率10年增加2-3倍,急性心肌梗塞10年增加2倍以上,冠心病致死率位肿瘤、脑血管意外后居第三位。
国内冠心病增长为何如此快速?这与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增长迅速有密切关系,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等,还有肥胖、不爱运动等,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病人近2亿,糖尿病病人近1亿,烟民3亿多,以上的危险因素和当前我国国民工作和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关系。这些庞大的危险因素人群是冠心病发病率快速上升的最主要的推动力,而且冠心病发病率还成年轻化态势。
冠心病诊断手段较多,最有价值的要数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和CT均能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程度、支数等,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我国冠心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预防是关键,做好冠心病一级预防,通过有效的一级预防降低冠心病的发病机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少量饮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有氧运动、保持平稳的心态,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疾病,需要服用相关药物。如果已患冠心病,就要做好冠心病二级预防,通过有效的二级预防来提高冠心病的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事件的发生。
治疗方式有4种,为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手术,非药物治疗主要指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治疗方式往往需互相结合,但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是根本,即使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治疗后也离不开非药物和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指冠状动脉支架术,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采用特定的器械经导管疏通狭窄或者闭塞的冠状动脉,最后用支架保护,该技术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疗效明显,易被患者接受,已被广泛应用在冠心病治疗中。2011年我国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病人达33万多,仅次于美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我院心内科是江西省最早开展该技术的医院之一,是江西省心脏介入领先学科,24小时绿色通道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年来每年完成支架病例数均在1000例以上,左主干、闭塞、弥漫、扭曲、分叉等复杂病变占比在50%以上,手术死亡率在0.3%以下,不管是病例数量还是质量一直处全省领先,技术处国内先进行列。
专家名片:
盛国太,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人民医院心内一科科副主任,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导师,江西省心血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结构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心脑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先心病工作组成员;江西省心脏介入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江西省心血管病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委;江西省心血管病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江西省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心电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