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院报院刊 > 第2014.06期 > 第04版:医苑文化 >
苏锦文:半生戎马半生医
发布日期:2014-07-14 16:06    信息来源:省人民医院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苏锦文出生于1922年山西省平定县苏村,家中务农,有薄田三亩,童年日子过得平稳。16岁之前,他念过私塾,也读过民国时期的小学,有四书五经的文化基础,也接受了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教育。1938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班上的学生纷纷投身革命,就为了不做亡国奴!”苏锦文从村里参加了八路军。
廿年军旅  奉命学医
  1938年,16岁的少年苏锦文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曾先后在129师太行游击大队独立支队,太行二分区独立第十旅卫生处,任战士、看护、看护班长、调剂员、司药等。1945年至1947年在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医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在太行二分区卫生处休养所、临汾军分区卫生科任军医。
  入伍不久,上级派他去卫生处里接受训练,本来是要回到队伍里当卫生员,但那时卫生处休养所需要人,受训结束后他被留下工作,没回战斗部队中。战争年代,苏锦文一直在后方医院收治伤病员,当看护的时候参加过“百团大战”;抗美援朝时候,苏锦文所在的24军医院设在鸭绿江边,驻扎在辽宁省凤凰城,24陆军医院设有500张床,有十几个住院军医师,苏锦文是唯一的主治军医师。1950年12月夫妻同时参加抗美援朝,先后在华北陆军三总院,东北24陆军医院三分院任主治军医、副分院长,志愿军544医院主任军医。
转业入赣  行医不缀
  苏锦文从军20年后,1958年转业来到江西,当时已是主任军医,1959年1月5日来到省流行病学研究所当副所长,曾先后在江西省流行病研究所、江西省生物制品所、江西省卫生防疫站、江西省人民医院,任副所长、副站长、副院长等职。担任过江西省卫生学会理事、医院管理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会员。在省防疫站,苏锦文被“靠边站”,劳动了两年。1968年底,省革委会把他调到江西省第一人民医院当革委会主任,主持全面工作。
  那时候每天门诊人次上千人,特别忙,但因为文革的原因,医院很混乱,没有章法。苏锦文首先组织编纂了《医院工作管理制度(试行草案)》,照章办事,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兄弟医院纷纷来参观学习。因为条件十分艰苦,他提出向解放军学习,推行“一根针、一把草”,“一根针”就是提倡手术用针麻,“一把草”就是组织职工上山采药草,开办医院的制药厂,生产中草药制剂,用于临床。那时候,医院下放归东湖区管,一年只拨款1万元,全院200多职工工资都不够发。医院的收入只能靠自己。当时,看病、治疗的收入也是杯水车薪,通过制药来创收,勉强度过难关。
  当年研制出烧伤油,刚开始没有经验,通过实验,对比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发现烧伤油效果更好,就一直坚持使用。还自主研制出了利胆合剂,对胆囊炎、胆结石等都有效,治好不少病人,见效快。还有止咳糖浆等,经过临床观察效果也非常好。这些中草药剂推广了10年之久。
与医院一起走出文革阴影
  最困难的日子,苏锦文带领全院上下齐心合力,开源节流,度过了难关。文革后期,医院重归卫生厅管理,80%的支出由政府拨款供给,20%自己支付,经营开始有起色。当时医院只有200张床,苏锦文提出要建设新病房。在他的主持下,1972年医院新建了一栋3层住院部,增加到300张床位,这是医院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粉碎“四人帮”后,苏锦文又以“老走资派还在走”的罪名被隔离审查4年多,“……把胸骨打断了,在医院里劳动了四年,天天打扫医院卫生。我相信我不是反革命走资派,我从小跟党走,有20年军龄,怎么可能是走资派?”1980年后,经省委批准撤销对他的原审查措施,恢复了工作的苏锦文开始分管后勤。直到1983年离休,苏锦文是卫生技术七级,享受副厅级待遇。
养生有道 老当益壮
  离休之后,苏锦文干了三件事。第一是参加了一个五人小组,筹建成立江西省老年大学,给省里的老年保健协会上了三年保健课。第二是组织成立了江西医院的老专家门诊,每年给医院创收五六十万;他也开始坐诊,干了七八年中西医结合的专家门诊。第三是写了一套科普书籍《吃得科学吃出健康》,深受江西省老年保健协会老同志们的欢迎,并且自费印刷,免费赠送。
  苏锦文认为,医生最重要的品质主要是,“全心全意、一丝不苟地为病人服务”。给病人看病一定要扎扎实实、精益求精,尽心尽力,既对病人负责也要为家负责。加强医患沟通、尽量减少医患冲突。
  苏锦文希望医院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院领导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带领医院再上一层楼。具体来说,是要增加床位,打开医疗用房瓶颈。他希望江西省人民医院全体上下落实行动,他认为“如果有困难,应该向省委省政府、卫生厅和全体职工来寻求帮助,合力解决问题。”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