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院报院刊 > 第2014.11期 > 第04版:医苑文化 >
李默曾:与病人交朋友的好医生
发布日期:2014-12-15 08:40    信息来源:江西省人民医院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李默曾是我院神经内科的元老,为今日神经内科的快速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基础性工作,她的勤恳付出,也为今日医院多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1936年出生于汉口的中产家庭,家中已经有2个大哥哥,一家生计主要靠收房租。可好景不长,她出生两年后抗战全面爆发,房产被战火波及,家道中落。
艰苦岁月  矢志成才
  抗日战争时期,李默曾在念小学,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与国家民族一起承担了许多苦难,1956年高中毕业后参加了高考,当时江西属于中南区,和湖北属于同一个区,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她选择了土木建筑和医学。李默曾第一志愿是土木工程,第二志愿是医学,根据高考的成绩,她被同一区的江西医学院录取。“当时是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医学院里招收各地生源,我们那一级的同学,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的很多。”知识改变命运,李默曾走上医学之路。
  因在校期间参与团委工作,1961年毕业时学校把她分配到公安厅,公安厅把她派到劳改医院,一干12年。1973年,他的丈夫在省水利设计院的工作,被派驻非洲援建水电站,作为援外专家亲属,国家政策鼓励支持下,她申请来到了江西医院,一直工作到现在。
迎难而上  多处任职
  李默曾刚到我院的时候,病房还是美式教会医院的样子,环境阴暗。后来医院建起一幢新住院大楼,内科和外科同在一栋楼里。内科只有两个病房,一病房是消化、神经、血液、内分泌,二病房是呼吸、肾内、心血管等。李默曾在一病房工作过一段时间,后调到干部病房工作,1977年医院派她去上海华山医院进修了一年的神经内科,1978年回来,她在一病房建立了神经内科学组,成为我院最早的神经内科专科医师。
  1985年医院要创“六好医院”,必须要成立急诊科,没有就不达标。“大家都不愿去,院长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去组建急诊科,我就同意了。”李默曾成为我院急诊科的创始人和首位负责人。那时条件极其艰苦,晚上停电了,就点一排蜡烛在桌上,病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医生们在门诊部坚持坐诊,诸如此类的困难被一一克服。当时急诊科设在现在的眼科大楼,急诊科的医生很多是在科里轮转的,固定医生6个人,有15张留观病床。
  1990年后,李默曾从急诊科调回二部,在干部病房三楼(当时的干三科)当科主任,干三科收治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病人,一直干到退休。
久经考验  医术高超
  李默曾有多科室从业经验,经历的困难也更多,谈起来如数家珍。
  有一次,急诊送来一个昏迷的女孩,大概20岁左右,不断痉挛,浑身抽搐,打针的机会都没有。李默曾问陪同的人有关情况后当机立断,决定按照惊厥、癫痫的方式抢救,成功抢救过来了。事后才知道,该患者是雷米封中毒,她足足吃了一百片!因为年轻,才抢救过来。李默曾也碰到过一些奇特的病例,“我碰到很多宫外孕、漏胎的病例。有一位宫外孕病人每个月还来月经,我查看病情后怀疑是宫外孕,建议患者去妇科做穿刺,发现有血,果真是宫外孕。真是一件奇事。”
  在一病房时,有一次李默曾值班,见一个白血病病人一直扑坐在病床上,面朝下,保持这个奇怪的姿势。她就问患者为什么不躺下去,无回应。“我查过了好几次房,看到他还是那样,就去把他的铺盖掀开,看见他拿着一把刀抵在腹前,原来是要自杀!”这种姿势下,患者的女儿一直坐在旁边都没有察觉,这次下意识的行为化解了一场悲剧。
  有一位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患者,下肢瘫痪,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经过李默曾几个月治疗,冲洗、吊针、锻炼,恢复了运动功能,可以走路。这名患者是一位工人,家里条件很艰苦,李默曾的帮助和鼓励让她有生存的希望,二人成为了好朋友。还有我院的一位女同事,头痛的很厉害,住在二病房,并不是李默曾的病人,当时没有CT,只能做腰穿才能诊断。但二病房的医师认为风险大,不敢给她做腰穿,就要李默曾来做,“我这个人是很直爽的,做腰穿也是有风险的,那时我已经学了神经内科回来,本来是可以推脱的,所有的内科医生都应该会做腰穿。我还是同意了,我一做,一针见血,就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送去抢救,现在她依然健在,每次见到我都很感激。”
  还有一位老干部,昏迷入院,我一看他的样子,不像是脑血管溢外的症状,我一摸他身上有汗,我就问他一些情况,判断这个人是低血糖昏迷。当时的老干部,他们都是带药回去吃,结果护士发错了药,把一个糖尿病病人的药错发给了他,结果吃得低血糖。判断正确了病因,我们只给他输葡萄糖就缓过来了。假如延误久了,脑细胞就会受损,对智力有不可挽回的影响。
医生当守“三个第一”
  李默曾认为,医生最重要的品质是三个第一,首先是医疗责任心要第一,其次是患者的利益要放第一,最后才是医生的技能要做到第一。她从医53年来从未出现医疗差错,抢救患者无数,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许多生命,正是严守这“三个第一”。
  李默曾希望我院尽快完成红谷滩分院建设,把新院建好。她认为,医院医疗质量的好坏,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奋斗的目标,每个人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领导作为责任主体,要全面进行科学管理,赶超兄弟单位,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提升竞争力。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