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5-10-07 19:03 信息来源:江西省人民医院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
|
——2014版“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介绍
膝关节痛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科问题之一,最多见病因是骨关节炎,也称骨质增生或膝关节退变。
膝关节由股骨、胫骨和髌骨组成,这三块骨头相互接触部分的表面被光滑而有弹性的软骨覆盖,以减少摩擦、吸收震动。但软骨细胞不会再生,关节表面的软骨只会越磨越薄、越老越少。随着年龄增长和磨损的累积,自然会造成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因此,骨关节炎的治疗重在“养”字。要减肥,尽量避免加重关节磨损的动作,如爬楼、登山、打太极、蹲便等需要负重屈膝的动作,以散步代替跑步。同样,骨关节炎的治疗也是围绕着保护软骨在做文章。
但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却走了弯路。如人们曾希望通过服用氨基葡萄糖类或软骨素类药物减缓软骨退变,通过注射玻璃酸钠营养软骨并增加关节腔的润滑性,通过关节镜下的滑膜清理减轻炎症。随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2014版“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已明确提出不推荐使用“氨基葡萄糖类或软骨素类药物”,不推荐“关节腔穿刺冲洗或初次发病即进行关节镜下冲洗清理术”;认为“支具、针灸、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疗效不确定。获该指南推荐的方法是保养关节(已如前述)、止痛药和短期内慎用激素,推荐的手术方法为“有相应症状的半月板损伤或关节内游离体者可施行关节镜手术”、“对轴线不正的单间室症状者可选择截骨”。
推出该指南的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认为:关节置换术在终末期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是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还没有严重到非进行关节置换的程度。他们仅仅是“轴线不正的单间室症状者”。
“O”形或“X”形腿为最常见的轴线不正。以导致“O”形腿的膝内翻为例,股骨内髁与胫骨内侧平台组成的内侧间室(即关节的内侧半)压力一定大于由股、胫骨外侧部分组成的外侧间室。“截骨”矫正后外侧间室重新受力,内侧间室得以修养生息,由此可缓解症状,延缓全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
截骨术是保关节手术,创伤小,风险低,效果好,可将关节置换手术推迟十余年,甚至可能避免换关节。
然而,截骨技术难以精准实现术前计划,以至国内仅有少数著名医院常规开展该技术。最近,董谢平教授应用3D打印技术创新性地设计制作了一种截骨导板,为精准截骨提供了保证。在为一名因膝内翻导致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老太太治疗时,以导板为模具,简便快捷、分毫不差的实现了术前计划。术后1月,患者已无膝痛,立正时双膝也能并拢了。
有理由相信,3D打印导板等数字骨科技术将助推截骨手术的开展与普及,为许多原本要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挽留住虽有退变但进化得天衣无缝的自身关节。
专家名片:
董谢平,江西省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江西省卫生系统第三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专业擅长: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