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江西省人民医院 > 院报院刊 > 第2015.09期 > 第04版:副刊 >
浅谈秋季养生与食疗
发布日期:2015-10-07 19:27    信息来源:临床营养科    作者:王广玲    访问次数:
  秋季,是指立秋到立冬三个月的时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季天气清肃,秋风劲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净。秋,天气清肃,秋风劲急,宜早睡早起。秋,草木凋零,大地明净,宜敛神静养。顺应秋气,养阴,防燥、润肺。燥邪伤人,从口唇到胃肠,从皮肤到肺腑。初秋,气温高,多温燥。晚秋,天气冷,多凉燥。
  秋季人体的形体、精神活动应和秋天阴升阳降,阳气开始收敛的状态相适宜,以符合秋收之规律。即:养收之道。
  由于秋季空气逐渐变冷,可促使栓塞、中风、支气管哮喘、消化不良、胆结石绞痛、心绞痛等病发作,还易患感冒,风湿热等。故此季住院病人明显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秋季要想少患病,保持健康,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皮肤卫生,洗澡勤而有度。初秋湿热并重,早晚凉爽,仍有秋老虎肆虐作恶,人们常常出汗过多,因此,保持皮肤清洁的最佳办法是勤洗澡,但对于老年人秋季洗澡不宜过勤,以免因皮肤干燥而发生皮肤瘙痒症。
  二要注意谨慎起居,室内通风。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不宜终日闭户,天凉也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当室内外温度相差10℃时,因经常开门通风将室内空气交换一遍,注意保持室内具备一定的湿度,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勤洒水,以调节室内湿度。
  三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秋季日照充分,阳光不是很强,是室外活动的最好时期,适当增强体育锻炼可以适应气温的变化,增强抗病能力。
  四要注意适度秋冻,增强耐寒免疫力。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的气温是逐渐下降的,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就需要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气候的变化,穿衣服也应该逐渐增加,有条件者可坚持用冷水洗脸、擦鼻、以提高耐寒能力。
  五要注意饮食调养,滋阴润肺防秋燥。秋季气候干燥,极易造成津液缺乏,损阴伤肺,在饮食上就要以护阴防燥 滋肾润肺为主。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秋天应适量多饮些
  开水、淡茶、豆浆、牛奶,还应多吃些绿叶蔬菜、萝卜、豆腐、芝麻、银耳、核桃、糯米、蜂蜜、甘蔗、板栗、莲藕、甲鱼、鸭肉、鸭蛋、柿子、生梨、菱角、橄榄、香蕉以及莲子、山药、扁豆、红枣等平补清补之品,同时还应少吃冷饮以及辣椒、生姜、大葱、生蒜、胡椒、花椒、烈性酒等燥热辛辣之物。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杏仁川贝粥、黑芝麻粥等,老年人五脏衰弱,肠胃薄弱,如果饮食生冷无节,饥饱无常,势必伤胃犯病,因此,老年人在秋季应少吃多餐,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物。
  六要注意情志调节,预防秋愁伤身。秋天气温的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身临草枯叶落的深秋,研究发现不良的心理刺激会抑制人体免疫功能,易致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许多疾病丛生,因此,登高望远,饱览景色,也可参与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
  七要注意瓜果虽好不多贪,谨防秋瓜坏肚。秋季瓜果大量上市,要特别注意秋瓜坏肚。一般说来,多吃水果还是有益于健康的,但食时应该适量以免伤害脾胃阳气。
  八要注意重点防范秋季易发病。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季温差变化较大,气温偏低,风寒邪气极易伤人,极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胃病、风湿等。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很敏感,很容易导致复发和病情恶化,特别是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塞发病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猝死。
  九要注意分清症候,补虚适当用药补。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如果确有阴阳气血方面的不足,这时食物调理的效果甚微,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中医开具一些中药来调理、进补。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15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1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