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首页 > 院报院刊 > 第2015.11期 > 第04版:副刊 >
康爱德:开拓与奉献的一生 博爱与仁济的使者
发布日期:2015-12-02 11:13    信息来源:江西省人民医院    作者:admin    访问次数:
——记江西省人民医院历史开创者康爱德
  翻开《江西省人民医院志(1897-1997)》,第1页第二段“光绪二十三年(1897),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江西年议会设立一临时诊所,供九江留美医学博士女医师康诚来往于九江南昌两地之间出诊使用,是为南昌医院前身。”文中所说的南昌医院即如今的江西省人民医院前身。那么“康诚”到底是谁?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如何做了江西省人民医院历史上首任“院长”?这些久远的问题摇起了历史的波澜,推演出一位精诚名医浓墨重彩的传奇一生。
  【在美国传教士家庭长大  近代中国第一个留美女学生】
  康爱德是南昌卫理医院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南昌卫理医院住院部医生、《江西省人民医院志》编纂人员的杨守恕说,康爱德(Ida Kahn)1873年生于九江,她出生前父母已养育了五个女儿,母亲怀孕时十分希望生个儿子,结果第六个还是女儿。请人算命,算命的说女婴“生辰八字都不吉利”,若留在家里养大,那这个家庭永远不会有儿子。就因为这样一个荒唐的理由,康爱德的父母把她送给邻家当童养媳。
  邻家也请来算命先生,算出的结果是这个女孩子“命犯天狗,婚姻不利”,邻家不敢接受她。正当家人无计可施之时,一位给西方传教士做中文教师的乡邻建议将她送给传教士收养。结果,其中一位中文名为昊格珠(Miss Gertude Howe,1847-1928)的同意了。于是,康家这个女婴被送到昊格珠家。昊格珠给两个月大的女婴取名Ida Kahn,中文姓名即康爱德。就这样,美国传教士昊格珠女士收养了当时仅2个月大的女婴,并为她取了个英文名字Ida Kahn。1882年,昊格珠把九岁的康爱德和另一养女石美玉送入九江美国基督教会的“儒励女学”(Rulison-Fish Memorial school)读书。
  8岁时,康爱德曾跟随昊格珠女士前往美国旧金山读书,后来又回到中国。康爱德天资聪颖,从小学到中学,对天文、地理、历史、数学等都比较精通。1892年,康爱德再度随昊格珠赴美,这次,昊格珠还带了康爱德在九江教会女塾念书时的同学石美玉。她俩顺利通过了入学考试,进入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成为近代中国最早一批女留学生。
  【梁启超发“博”为她“点赞”  推动中国妇女权益迈进】
   康爱德和石美玉更加发奋读书,各项成绩均名列前茅。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她们在毕业仪式上也有上佳表现。当时,密歇根大学在校生数以千计,留学生来自十几个国家,毕业典礼十分隆重。出席典礼的有本校和外校的教员,还有美国官员和外国官员,毕业生们在大家的注视下依次登台。“轮到康爱德了,她与石美玉并肩走上台,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两个女孩身穿中国旗袍,康爱德的旗袍是蓝色的,石美玉的是粉红色,人们为她们起立长时间鼓掌,校长也当众称赞她们。”杨守恕说。
  梁启超没有见到过康爱德,很可能是从当时报刊的报道中获知康爱德、石美玉在医学院毕业的情况,深为振奋和欣喜,特地撰写了《记江西康女士》,把密歇根大学校长的毕业典礼致词引入文中,说:“无谓支那人不足言,彼支那人之所能殆非我所能也。”“若此女士者,与吾美之女士作比例,愧无地矣!”放在今天看,无异于“大V”专门“发博”给毕业生点赞。
  梁启超大为赞赏康爱德、石美玉出席毕业典礼、接受毕业证书时的服装与仪态:“昂然翛然,服中国之服”,“翘然异于众”,“所领执据又为头等”,说与会的众人“睹此异禀,皆肃然而起”,“观者如堵墙,则皆拍手赞叹”……
  《记江西康女士》发表于1897年。当时,维新变法声势日壮。梁启超撰写《变法通议》,主张兴办女学,他推崇盛赞留学归来的康爱德,是为中国妇女树立学以自强的范例,更是在为女子教育大声疾呼。
  梁启超的文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时隔不久,上海《申报》于4月5日刊载“江西采友访人”的报道《记奇女子》,4月7日又有《论本报所纪奇女子事》见报,使得康爱德事迹传播更广。生平堪称一个“奇”字的《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心向往之。得知康女士“尚闺中待字”,刘鹗动了续弦之心,请罗振玉写信给梁启超和《时务报》创办人汪康年,希望他们为其做媒。然未果,康爱德一生未嫁,全身心奉献给救死扶伤事业。
  【开办南昌第一家西医诊所即江西省人民医院前身】
  1896年,康爱德和石美玉获得博士学位,她们谢绝了美国方面的多方挽留,学成后回国。在九江码头上岸时,她们受到热烈欢迎,一路上鞭炮声不绝于耳,人们都想看看这两位留洋归来的年轻女医生。三天后,她们应当地医院的要求做了几台手术,手术十分成功,一时间声名鹊起。到她们行医的第二年末为止,她们共接诊治疗5491名病人,她们将所有收入移交给教会财政部门,并用四年的行医来补偿在美国上学的费用。
  后来,康爱德和石美玉在九江创办但福德医院及护士学校。但福德医院业务兴盛起来后,来找康医生求诊的病人,每月有三千人之多。这样的局面,必须有更多的人协助。石美玉就训练护士为助手。可当时的课本多为洋文,中文课本紧缺,无法满足一般国人学习,她只好自己动手翻译。她不仅医治人的身体,还医治人的心灵。她除了教导护士们医药知识之外,还开办礼拜四的查经班。
  康爱德在九江得到普遍的信任和尊敬。有一段时间,她染病在家静养,九江知府出告示:禁止任何车马经过她住所的街道,以免影响她养病。其受爱戴的程度,可见一斑。
  当时,张之洞曾写信给昊格珠,恳请派康爱德和石美玉去上海执教他正在创办的医学师范学校,但她俩最终没有接受邀请,因为她们觉得留在九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次,南昌巡抚派船到九江,请求派一位医生去为他的夫人看病,康爱德立即出发给予治疗。巡抚夫人康复后,广为宣传这两位女医生,康爱德就借此把医疗业务扩展到南昌,并逐步扩展规模,仅1907年一年就收诊病人8000多人。在1911年辛亥革命和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医院还收治了大量受伤难民。
  杨守恕说,康爱德于1897年在南昌德胜门外环丘街开了一家临时诊所,这是南昌第一家西医诊所。康爱德一边看病,一边培训医护人员,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1908年,这家诊所在原址上扩建为南昌卫理医院,运营至1950年被人民政府接管。卫理医院是南昌第一家西医院,是今天江西省人民医院前身。从此意义上看,康爱德是江西省人民医院的历史开创者。
  【受到孙中山先生称赞  代表中国出席世界妇女代表大会】
  1902年,康爱德离开德胜门外的西医诊所,到南昌下巷租房开办康济医馆。1912年,她又在上营坊扩建为南昌妇孺医院,康爱德担任院长,这家医院很快成为人人皆知的“康医院”。
  已故葆灵女中校长周兰清的女儿张建美说,她母亲见过康爱德,那是在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孙中山莅临南昌妇孺医院。1912年秋天,还在南昌葆灵女中念书的周兰清接到通知,马上到操场集合,准备去南昌妇孺医院参加孙中山先生欢迎会。周兰清兴奋不已,满怀期待步行前往。“刚到医院门口,那位圆圆脸的康院长就热情地迎上来,把母亲和其他同学带到草坪上,并给每人发了一张洁白的磅纸垫坐。
  这位康院长是美国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没有结婚,大家都叫她‘康小姐’。”张建美说。孙中山的到来,让人群沸腾起来,孙中山在台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康爱德和大家一起微笑倾听,热烈鼓掌。孙中山还视察了医院,并对康爱德颇为赞许。
  【果敢坚毅  爱好广泛  扶危济困】
  1907年后,34岁的康爱德再次负笈海外,先后在美国的西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攻读文学,在英国的热带病院深造医学。四年后回国继续从事医务工作。
  1928年,山东爆发大灾荒,大量难民涌进上海。一天,康爱德接到电话,得知有300名孤儿即将到达上海。她在一番祷告之后,到车站接回100名孤儿,决意收养他们。她克服种种困难,建立了孤儿院,附设小学和中学。这些孤儿长大后,她又将他们送入大学深造,其中不少人循着她的足迹,留学归来报效祖国。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康爱德受疾病侵袭,1931年病逝于南昌。康爱德虽在世仅58年,但业绩斐然,她于1899年被推选出席伦敦“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是中国历史上参加“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的第二位女性。
  杨守恕说,康爱德为人诚恳,慷慨大方,经常无偿帮助教会学校葆灵女中的学生,并多次为教学捐款捐物。她虽身兼数职,但每天坚持门诊,遇有大手术还亲自主刀,直至年迈。康爱德的医德和人品深受各界赞赏,医务界人士称赞她“见识渊博,热爱祖国,是一位美的使者”。
【综合江西省人民医院志(1897-1997)、文汇报、南昌晚报、江西晨报相关资料 罗昭淦 整理】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9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