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6-01-04 16:29 信息来源:心内一科 作者:陈丽燕 访问次数:
|
|
12月25日,心内一科成功为一名78岁女性亚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患者行封堵治疗,此手术在我院首次开展。
手术由盛国太主任医师、周裔忠主任医师、张学洪主治医生共同完成。左室造影显示室间隔穿孔(VSR),直径约12mm,建立动静脉轨道后,送入20mm肌部VSD封堵器,于穿孔处依次释放封堵器左右室面,床边心脏超声及X线透视封堵器形状位置适当,重复左室造影,见室水平分流量明显减少,手术在一小时内完成。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AMI)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伴有循环功能急剧衰竭,治疗棘手且病死率高,预后极差。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联合应用封堵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AMI并发VSR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对于AMI合并VSR患者室间隔破裂口进行封堵治疗,改善患者心功能是治疗的关键。该患者术后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趋于平稳,拟择期行PCI术。
据了解,心肌梗死后VSR是心肌梗死后严重的但可以治疗的机械并发症,未修补的室间隔穿孔自然病程8周内的死亡率高达75%,其中25%的患者死于24h内,25%患者死于1周内。少数患者可存活数年。外科修补可减少死亡率,但术前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以及手术时机对外科手术是否成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联合应用PCI和封堵术治疗VSR,为AMI并发VSR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而且创伤小、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