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5-06-02 15:55 信息来源:心内一科二区 作者:戴雁 彭琪 访问次数:
|
|
四月初的一天,老金从江西省人民医院出院了。那天,正好我值班,为他做完最后一项治疗的时候,他本人及家属对我们科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不是那种“大张旗鼓”的感谢,只是非常真诚地说了一句“谢谢你们这段时间的照顾,你们人都很好”。目送着他们带着行李离开的轻快步伐,我不禁想起了老金来院的那一天。
3月底的一个晚上,70岁的老金被平车推入病房,入院后很快明确了病情。随着“急性心梗”几个字从医生口中肯定地说出,老金很快被各种仪器和设备包围了:吸氧,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采血,微量泵。既往身体还算健康的老金被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喜欢吃肉的他被要求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因为病情,老金还被要求不能用力、不能饱餐、不能下床上厕所、不能情绪激动。那个晚上,签了病危通知书的家属脸上一定是焦急而紧张的表情,不知道胸痛的老金看着这样的表情、看着陌生的环境、看着忙碌的医生和护士,是怎样的心情。
内向的老金没有多说什么,但他用行动表达着对这一切的不满和不接受。于是22床的铃声经常响起,“针头脱了”、“输液器掉了”。胸痛时问起原因,家属总是讷讷地答道,“刚刚吃东西吃多了”或是“他起身坐起来太快了,管不了他”。每天去巡视病房和治疗时看到老金,多是在发呆和睡觉,24小时不间断的输液缓慢地滴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终于有一次,因为语言不通,老金和家属误以为护士做错了一项治疗,大发雷霆,听到晚班的同事带着无奈的语气向我询问这件事,第二天一上班我就立刻向老金一家解释,解释清楚后,老金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笑容。
4月3日,老金做了冠脉造影+PTCA+支架术,手术非常顺利,术后很快停了病危。随着病情的好转,老金身上的线越来越少,那天,终于撤除了监护和微量泵,可以下床上厕所,他穿上了整洁的全套衣服,高兴得像过年。老金的话多起来,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做每项治疗他都非常地配合,只是每天都像个孩子似的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不打针?在老金和大家的努力下,老金终于如愿以偿地康复了。
医院应该是病人们最不想来又不得不来的地方吧,所以人们都以为病房,特别是重症病房一定是死气沉沉,其实不然,就像老金一样,虽然疾病撕碎了他的生活,让他花费从未想过的金钱,舍弃自己喜爱的食物,改变几十年来的生活方式,还要终身服药,但他极少会表现出暴躁、失望和悲伤,而且特别善于发现病痛中一丝丝的希望并用力抓住它。他常常对我们表示感谢,好像是我们给了他鼓励和帮助,其实不是,他才是真正的战士,在与疾病搏斗的同时也深深打动了我们。是的,我们这么健康的活着,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我们能帮助他与疾病作斗争,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一件事情。医院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地方,它常常传递着温暖。只有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相互理解和体谅,才会有一个和谐的就医过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