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6-11-04 15:24 信息来源:江西省人民医院 作者:霍亚南 访问次数:
|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骨骼微结构改变,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疾病,其作为一种“静悄悄”的疾病,正在无声地蚕食着人们的健康,我国有8000万人患骨质疏松。研究发现:全球每30秒钟就有1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50岁以上女性,3人中有1人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男性,5人中有1人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20%患者在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亡,30%患者在髋部骨折后出现永久性致残。然而,人们常把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作为自然衰老现象,任其发展,已成为影响中老年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如何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呢?
一、 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
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但其实没那么简单;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老龄、女性绝经、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低体重、药物(皮质激素等)、相关疾病(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等)、吸烟、过度饮酒、咖啡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维生素D缺乏等,有危险因素者易患骨质疏松。
二、 骨质疏松有哪些表现?
1.疼痛(腰、背痛常见);2.脊柱变形及/或身高变矮;3.骨折(脆性骨折,主要在髋、椎体、腕部)。有的患者可完全无症状。
三、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
1.有脆性骨折:非暴力、轻微外力即发生骨折。
2.骨密度(BMD)测定: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DXA)为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T值≤ - 2.5为骨质疏松。-1.0 < T值< - 2.5为骨量减少,T值≥-1为骨量正常。其他测定方法仅用于骨质疏松的筛查。
四、 哪些人需做骨密度检查?
1.年龄≥65岁的女性,年龄≥70岁的男性;
2.小于以上年龄,但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或“骨质疏松1分钟测试”结果阳性者。
五、 骨质疏松该如何防治?
主要有以下4点:
1.健康的生活方式:补充营养、均衡饮食,适当食用乳制品、鱼虾以及干果类食品;坚持运动,每周进行3至5次运动, 每次30至40分钟, 在运动项目中可加上一些负重和阻抗运动,如走路、慢跑、站立并用脚趾站高起来等;每天晒太阳不少于15分钟。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维生素D):适用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药物治疗的整个过程,钙剂:800-1000mg/日;维生素D:400-800IU/日
3.预防跌倒:老年人易跌倒,室内光线要明亮,屋内、浴室、鞋要防滑,必要时拄拐行走等。
4.药物治疗: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开始治疗:①出现脆性骨折时,无论骨密度如何;②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T≤ —2.5),无论是否有过骨折;③骨量低下患者(骨密度:—2.5< T值<-1.0),并存在一项以上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治疗药物主要有:抑制骨吸收的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促进骨形成的药物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多重作用机制药物锶盐、活性维生素以及维生素K2等。
六、骨质疏松的治疗是否可随意?
骨质疏松症为一慢性老年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要坚持规律用药,定期随诊,以便对疗效进行观察并得到医师的正确指导;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是以钙剂和维生素D为基础,再加至少一种抗骨质疏松药物,这些药物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专家名片:
霍亚南,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全国委员、江西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曾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西省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坐诊时间:周一、二上午骨质疏松门诊
周五上午骨质疏松专家门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