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首页 > 院报院刊 > 第2016.10期 > 第03版:医护教研 >
在生命的“黄金周”里,看器官捐献协调员的一天
发布日期:2016-11-04 15:34    信息来源:宣传科    作者:李雅婷    访问次数:
  中国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13日,全国共有器官捐献协调员1154名,其中420人为红十字会专职协调员,其余则全部来自全国169家具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因为他们还需完成医院日常的医务工作,所以也被称为兼职协调员。
  第一次见到张明是在我院公民死亡器官捐献办公室。几个平方米的办公室稍显拥挤。下午3点,桌上的盒饭还没有打开,张明不好意思地说,太忙了,没顾上吃午饭。2016年十一假期,他几乎一天也没有休息,他说他们的工作没有白天黑夜,没有过节放假,接到潜在供体消息,马上就要出发。所以他们几乎一直“在路上”。
  10月3日,早上8点,我院公民死亡器官捐献办公室接到抚州某县人民医院电话,对方告知,ICU有一名潜在供体。张明立即通知移植科同事,又叫上ICU同事奔赴火车站;到达目的后,又接到赣州某县人民医院有供体信息的电话,情况紧急,张明、胡淑琴当即兵分两路,他第二天凌晨赶到赣州某县,沟通过程很顺利,中午13点完成器官摘取,器官立即运回南昌,我院器官移植科已经做好准备,当日清晨成功移植。而张明的工作远远没有结束,当日下午14:30,协调员张明、任远赶到抚州,与家属沟通捐献事宜,从下午6点一直持续到凌晨1点半……真是繁忙而紧张的一天。
  201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张明和同事辗转赣州、抚州、南昌三地,共开展3例公民死亡器官捐献,获取了2肝6肾,在我院成功开展肾移植6例。7天里挽回8个人的生命,这也是生命的“黄金周”。
  张明介绍,其中一例捐献的沟通并不容易。接到县人民医院电话得知,院方基本和捐献者家属达成了捐献意向,他们立即赶赴当地,启动正常的沟通程序。这时,出现了一个突发状况,捐献者七十高龄老母亲打电话来说她需要再考虑考虑。情况紧急,协调员们必须尽快拿到老人家的知情同意书,否则就算老人家最终同意,捐献者的器官也错过了最佳捐献时间。协调员们凌晨三点驱车前往老人家位于山区的老宅,连夜约见了老人家。经过协调员细致耐心的安慰,老人家终于放下了思想顾虑,这让张明十分感动。他说将心比心,家属做的任何决定都会得到尊重。
  6年多的协调工作经验,张明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做家属的“亲人”。他说,协调员是个很累人的活,身体的累倒是其次。他见过太多生离死别的场景,每次都和家属一样经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从捐献沟通到医生摘取器官,到送别家属,整个捐献过程协调员都必须在场,每完成一例器官捐献,好像身心都被掏空了。器官捐献全部工作完成后,协调员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们经常还扮演着“情感联系人”的角色。在我国,器官捐献实行“双盲”制度,供体和受体之间并不认识,因此,双方家属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协调员转达问候。
  张明说,节假日不休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他们时刻都需要上紧发条,一旦有潜在供体,无论何时,都要第一时间奔赴当地。他始终认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院公民死亡器官捐献办是一个强大而温暖的团队,他们的身后,还有运筹帷幄的黎清香主任,他们在一起并肩作战。另外,更让张明欣慰的是,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理解,现在也总算可以慢慢摘掉“不近人情”的这顶帽子了。
  “我觉得器官捐献这项事业之所以在我们国家推进起来有些难度,最大的问题不是大家在观念上不能接受,而是很多工作我们还没有做到位。”张明表示,很多家属之所以会一口拒绝,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听过器官捐献这件事,“如果我们可以再多做一些宣传和努力,也许就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而在张明看来,全社会应该给予那些器官捐献者亲属更多的关爱与尊敬。他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在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多去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器官捐献成功率仅20%左右。也就是说,器官捐献协调员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许10个供体只有2、3个成功。张明说,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他们需要充分考虑器官质量,严把标准关等。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9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