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首页 > 院报院刊 > 第2016.12期 > 第03版:医护教研 >
援外回忆丨我在西迪当眼科医生
发布日期:2017-01-05 10:50    信息来源:眼科    作者:赖平红    访问次数:

赖平红在西迪布济德大区医院门前

赖平红为病人检查

赖平红为患者检查

赖平红在手术中

  赖平红是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博士,主任医师。2014年底参加中国援助突尼斯医疗队,受派遣在西迪布济德省开展眼科医疗支援。转眼间,2年的援外工作已经结束,赖平红将亲身经历整理出来,与我们分享他的所见所感。
突尼斯医疗资源紧缺诊疗技术有限
  西迪大区医院的眼科与医院主楼不在一起,而是单独的一幢平房,偏安于医院的一角。连同我这个援外医生一起,眼科医生只有三人。科主任Zaafouri 是我来之前不久,接替辞职单干的Ben Amor医生主管科室工作的。他40来岁,身材高瘦,皮肤白,有点秃顶,上唇留着一小撮胡子,衣着讲究,冬天常披一块长围巾,给人感觉很有学者派头。他来西迪工作前,在首都一家医院和凯瑟琳医院工作过,白内障手术做的不错,在这一带小有名气,经常受邀去外省医院手术。
  有一次,他心血来潮,带我去了加夫萨医院。那天一共约了15台手术,我和他一人7台,最后一台他带着本院医生做。结果他在手术室忙活了一上午,我中途出来喝了两次咖啡,还小睡了一觉。倒不是他动作慢,而是手术方式落后,伤口需要缝合好几针。他也想学我的方法,但看了几次,还是打了退堂鼓。可能是他觉得病人要求不高,只要能复明即可,他已经做的够好了,学一种新手术太费劲。不过,他的泪囊手术做的又快又好。
  另外一个年轻一点的医生,三十好几,身材敦实,虎背熊腰,一脸的络腮胡子,是个慢性子,手术一定要拖到11点才会开台。他的手术方式更旧一些,还是老式的大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咖啡是他的最爱,上班时间也是咖啡杯不离手。据说,下班后,他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麻醉操作因“人”而异
  在这里手术没有助手,也没有洗手护士。从消毒、铺巾到包扎术眼,都需要主刀医生完成。护士在台下准备器械,接送病人。不过有专门的麻醉技师,在台下打好麻药,术中负责核查患者的全身状况。手术都是预约的,能不能接受手术,需要麻醉师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决定。眼科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心电图,出凝血时间,血糖等检查。和国内不同,这里不检查梅毒、肝炎和艾滋病等传染病。
  突尼斯人属于高加索人种。高高的鼻梁,深陷的眼窝,看上去很美,但为内眼手术增加了操作难度。突方的解决方法是多打球后麻醉剂。利多卡因的注射量达到了20ML,注射后球后组织水肿,眼球突出,方便操作,但同时增加了眼眶压力,增加了眼内操作的风险。所以在麻醉后都要按摩眼球,必要时还得静脉打甘露醇帮助降低眼压。
  由于麻药用量大,又是球周注射,有一次还造成病人昏迷。麻醉技师在打好麻药后,开始加压按摩眼球,在等待手术过程中,病人还正常。在我消毒铺巾开始手术时,突然听到病人喉咙里“咔…咔…”的声音,头也歪向一边,呼之没有应答,我赶紧掀开洞巾,问技师什么情况,她一看情况不对,也慌了。赶紧打电话叫大手术室的中国麻醉师。麻醉师很快来了,一看血压脉搏正常,判断是麻药中毒。我正在为要不要终止手术犯难,麻醉师确定生命体征平稳,可以继续手术。于是,一人用手固定患者的头部,重新消毒铺巾,切口、撕囊、出核、吸皮质,装人工晶状体,一气呵成,仅几分钟就完成了手术。手术结束20分钟患者才苏醒。第二天病人视力很好,他根本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分析是球后麻醉时麻药打进了血管,造成麻药中毒。这是我第一次在局麻下作了一个全麻手术。感谢中国麻醉师准确的判断,大胆的处置,才没有错过手术的机会,也没有大惊小怪做一些不必要的抢救。同时,也赢得了突尼斯医生护士的交口称赞。
风俗习惯与国内大相径庭
  在突尼斯做手术,除了处理设备落后,手术室的环境也不敢恭维。夏天时常有苍蝇飞进来,绕着手术台转,还停留在出血部位。戴着手套又不能赶,又恼又气,干着急。不过,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手术,也从来没有发生过眼内感染。不知道是病人抵抗力强,还是天气干燥抑制了细菌生长,或者是没有抗生素滥用,细菌对药物敏感。
  阿拉伯人对舞蹈的热情在手术室里就能体现出来。手术室护士们经常一边播放舞曲,一边跳舞。我担心会引起患者不满,几次要求他们不要放音乐,但都阻止不了她们的冲动。有一次我忍不住向护士长告了状,结果护士们好几天不开心。后来,我也习惯了在吵闹的环境下手术,于是,科里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想起新闻报道国内医生术后拍了几张照片就引起医疗纠纷,两种不同的医疗环境,真是云泥之别。
  突尼斯也经常举办一些学术活动,时间大多一天或半天,选在海滨城市的酒店,不住宿,只提供中餐。大多由医药企业赞助。有一次,科里三个医生都去苏塞(突第二大城市), 参加眼外伤会。我问主任,来了眼科急诊怎么办?他笑了笑说,可以打电话指导急诊科医生处理。我这才知道,原来他们值班这么自由,不像中国医生值班24小时守着,一有急诊就亲自去处理。
  那天的会议全用法语讲课,内容相对国内并不新颖,我听得似懂非懂,看了幻灯片才明白内容。回城的时候,天已黄昏,还剩一个多小时车程,正是饥肠辘辘的时候,车停在了路边,我正寻思是否吃得惯阿拉伯餐时,突方医生和司机走进了路边的清真寺。原来他们祷告的时间到了。在虔诚的穆斯林心目中,精神食粮的重要性远超物质食粮,一天五次的祷告才是他们的“正餐”。
  除了办学术会议宣传他们的产品,医药企业也会派代表来医院公关。有一次我在门诊,一个衣着光鲜,带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像法国人的年轻姑娘推门而入。护士介绍说是delegate(代表)。那天正好病人多,我认为时机不宜,正要拒绝,不想护士已经停止叫号,我也只好听她介绍一种治疗黄斑变性的新药。期间,病人在一旁安静地等待,没有一丝怨言,也没有人觉得尴尬,这种情景在国内简直不敢想象。
突尼斯的医生幸福指数高
  虽然我们是来援非的,好像来自大国,有一丝优越感,但长期接触下来,还是觉得突尼斯医生幸福得不要不要的。有一次我问Zaafouri,你们是不是随时可以去欧洲度假。他回答,在非洲只有医生、律师和记者可以申请欧洲旅游签证。事实上,他每年都要去欧洲几趟,不是去开会,就是去旅游,有时还一家都去。在医院,医生的地位也是最高。医生只接受医师协会的监督,院长无权干涉医生的工作。很多医生一边在医院上班,一边经营自己的诊所,甚至还把病人带到医院来手术。在卫生部们看来,医院是公益性质,少些病人可以减少政府医疗支出,前体是保证穷人也看得起病。至于有钱人,他们去私人诊所享受更好的服务,不是实现了患者、政府和医生三赢吗?
  突尼斯人民的生活是悠闲的,就像蓝天下悠然漂浮的白云;又像慢悠悠一边踱步一边觅食的羊群! 在我来突尼斯的时候,护士就告诉我,眼科很快就要搬到新盖的一幢小洋楼了,现在两年快过去,我们还是在老地方上班,乔迁新居的事还没有影儿。我想起了飞机上老突说的一句话,大意是在中国一切都很快,一到突尼斯,一切就都slow down(慢下来)。这大概是突尼斯人民生活节奏的写照,也大约是我这两年援外生活的刻画吧。
21批中国援突医疗队西迪分队赖平红
28-08-2016于西迪布济德(Sidi Bouzid)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9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