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心内一科唐昱副主任医师
严寒腊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有多少生命在生与死神抗争,有多少家庭面临着别离的痛苦,又有多少患者承载着疼痛的悲伤?只是有一双双温暖的手为大家、舍小家,为减少患者的伤痛日夜守候在病房,我院心内一科唐昱副主任医师就是典型的代表。
记得2016年的12月20日深夜,急诊送入一名89岁的男性患者,胸闷胸痛、气逼难忍,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分秒必争,和家属进行了简洁有效沟通后,唐昱副主任医师立即在介入室行急诊手术。虽然患者年龄大,血管状况差,但手术非常成功,患者及家属怀着感恩的心,赞扬道:“唐主任不仅有好的医术,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医德,一身正气,遇到这样的好医生是我们患者莫大的福气!”
大故事、小故事天天在这小小的病房里精彩的演绎着,从医十年,唐昱始终不放弃任何一名患者,即便患者送来时眼看就要不行,他依然冒着风险全力抢救,“拒绝救人对于我来说轻于鸿毛,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重于泰山,再难我也要试一试”,秉持着治病救人的信念,成百上千条生命在他手中得以获救。
平常的查房与教学,唐昱也总是那么平易近人,与患者问诊就像街坊邻居间的攀谈,与规培、实习生交流就像兄弟姐妹话家常,与同事讨论病例就像在课堂上发言那样踊跃认真。唐昱没有架子,给人一种纯粹真切的感受,面对学术和专业,他常怀赤子之心,即使在职副主任医师毕业,依然在不断学习钻研业务,所以他的成果也比别人更多。
成为硕士生导师的他经常熬到深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入3篇,并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完成江西省科技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卫生厅中医药课题7项,并连续三次获得江西省人民医院先进科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学习永无止境,在2016年他在众多报名参加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资助的项目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争取到赴德学习3个月的机会,接触到德国心血管病诊疗的专业知识。在外学习期间,唐昱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英文杂志(影响因子为4.652)上发表论文一篇《Upregulation of Periostin Prevents High Glucose-Induced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via Activation of Nrf2/HO-1 Signaling》。
在德学习期间,师从德国Lins教授,他接触并掌握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介入技术,是采用微创介入的方法置入人工主动脉瓣膜的新技术,我国TAVI技术临床应用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心脏中心开展此技术,而且目前国内完成的总的手术例数不多,相关临床及随访报道更少。唐昱拟申请江西省科技厅重点课题计划,通过超声检查筛选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老年患者,完善主动脉、股髂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排螺旋CT,充分评价手术路径、主动脉根部解剖及冠状动脉情况;完善经食道、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瓣口面积,瓣环直径、跨瓣压差等重要参数,从股动脉途径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术后对研究终点进行密切随访,为我省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新的微创治疗方法。
2016年4月,根据江西省第九批卫生人才服务团工作安排,受医院委派,唐昱前往丰城市人民医院挂职,担任副院长一职,为期一年。在丰城市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唐昱坚持带领同事们查房,每周一坐专家门诊,指导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参与医院内科科室间扩大会诊等系列工作,并积极认真地把最先进的介入技术引入丰城,带领心血管内科医生团队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和治疗。首次在丰城市人民医院开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青年冠心病的防治。丰城新闻电视台特别报道了他的个人先进事迹,高度表扬了他为丰城市人民做的贡献:大病不出城,让丰城百姓得到了切实的好处。
工作十年来,唐昱一直勤奋刻苦,在介入室里磨炼技艺、在图书馆中吸取知识,在科主任盛国太主任医师的带领下,他逐渐成长可以独当一面的研究型专家,成为全院青年医生中的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