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9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天。中午12点半,风和日丽。正在饭店请老乡吃饭的黄北南突然接到省中心血站的求助电话。一位大出血的急救患者病情危重,急需输血。因为患者是RH阴性“O型”血,这种血型的南昌人非常稀少,所以省中心血站都预存了这些人的电话以备急需。黄北南接完电话,二话没说,放下碗筷,打了一辆的士5分钟就赶到了离自己最近的位于八一广场的采血点。她的爱心受到了血液中心的值班领导胥副主任的赞誉。
黄北南在1999年第一次义务献血后就接到省血站的电话通知。告诉她是RH阴性血型,属于稀有血型,俗称的“熊猫血”。汉族人群拥有这种血型的比例极少,仅占千分之三。省血站要求她平时不要随便献血,紧急情况下会电话联系。她就主动给省血站留下了自己的各种联系方式。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联系就持续了19年。为了保持献血绿色通道的畅通,一个手机号自从启用就没有停机过。不论是晚上,还是刮风下雨,黄北南只要一接到求援电话就一定赶过去献血,不分昼夜,风雨无阻。
“献血无损身体,又能拯救生命,这正是我们白衣天使的理想!”这朴实无华的言语道出了她善良的心。正是这颗爱心,使得江西省人民医院二部保健门诊副主任护师黄北南同志在救死扶伤的关键时刻一次次无偿献血,加入到8小时外的治病救人行列。她在献血中体会着快乐,以一名无偿献血者的宽阔胸襟和高尚情操,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大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