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7-05-08 15:07 信息来源:科教科 作者:熊昌辉 访问次数:
|
|
临床研究者在开展临床研究时要先形成完整的设计,绝对不能“走一步算一步,想一步做一步”,然而,有些临床研究者在开展临床研究时往往忽略统计设计,其实临床研究设计中的统计设计和专业设计一样重要,不能缺失。统计设计是临床研究的前提,没有完整、严谨的统计设计,不仅达不到预期结果,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既浪费时间和经费,还误导患者和临床医师。针对专业设计,不同专业千差万别,而统计设计却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均须遵守三大基本原则为:对照、随机、重复。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临床研究者的重视统计学设计。
1.对照:临床研究必须设置合理的对照,以排除疾病自然进展、安慰剂作用、伴随治疗以及其他非处理因素导致的治疗效果,客观真实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理论上,试验组和对照组只有处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其他非处理因素应该尽量相同,设置对照是控制各种已知非处理因素产生系统误差的基本措施,这也是临床研究成败的关键之一。对照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平行对照、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相互对照,还可以是潜在对照等,从统计角度来看,平行对照是最理想的对照形式。
2.随机:指研究对象有相同的机会或概率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而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和干扰。由于误差难以避免,在混杂因素存在的情况下,随机能保证混杂因素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均衡,有效控制混杂偏倚,减少误差,这也是对资料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前提。可通过简单随机,还可通过区组随机化、分层随机实现来实现随机化。
3.重复:指临床研究中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观测。研究对象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实现检验效能,其数量大小非常重要,样本量大了不行,增加了混杂因素的影响机率,很难控制研究条件,增加工作难度,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样本量小了也不好,达不到检验效能,很难得到组间的真实差异,容易得出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论。而样本量的大小与多种因素相关,既有统计学因素,也有非统计学因素,前者主要包括检验水准α、检验效能(1-β)、容许误差δ 、总体标准差σ 和总体率π。非统计学因素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设计方法、数据类型等。目前常用PASS软件估算样本量。
总之,在临床研究中要想取得科学、合理、可靠的结果,应该遵循统计设计中的对照、随机、重复三大原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