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7-08-01 16:45 信息来源:科教处 作者:熊昌辉 访问次数:
|
|
当前全国许多地方正处于汛期,又正值高温酷暑季节,湿度大,温度高,食品和水源易被污染,极易造成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皮肤病(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等疾病流行,灾区人民健康受到极大威胁。汛期防病应注意如下事项:
1.保护好饮用水源,搞好饮水卫生。饮水卫生是灾后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做好水源保护,防止水源污染。饮用水消毒常用办法包括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法,建议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对饮用水消毒。
2.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品,不吃淹死、病死的家禽家畜,不吃霉烂变质的粮食,不吃剩饭剩菜,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生吃海水产品,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生熟食品要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
3.加强消毒、杀虫、灭鼠工作,做到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就搞到哪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就跟到哪里。洪水退后,水淹地区的村庄和房屋必须进行彻底的室内外环境清理消毒和卫生处理工作。家具清洗一遍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粪便、排泄物排放在指定区域。统一深埋鼠尸等动物尸体,清除室内外积水,消灭苍蝇、蚊虫孳生地,装袋封存家庭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防止散落。
4.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严防“病从口入”。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
5.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以在皮肤皱折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设法穿长统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6.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对厕所和病人呕吐物、地面、衣物等进行严格消毒,注意相关药物使用方法。
7.接触病人的人应带口罩,口罩应每天换洗和消毒。如皮肤、粘膜被患者的血、尿或口腔分泌物污染,应立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被病人血、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也应及时消毒。
8.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如防锄霜和皮避敌等,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以防止发病。
9.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被水围困的现状下,找些感兴趣的事做,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