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愁容满面的张女士带着儿子走进江西省人民门诊四楼儿科诊室,“我的儿子已经5个多月了,原来只吃手,慢慢的吃脚、吃被子,只要靠近嘴边的东西都想咬,我们想尽办法也不能避免,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张女士一面描述病情,一面把孩子嘴里的袖子拉扯出来。
孙乐科副主任医师检查了孩子的身体,对张女士解释说,新生儿吮吸手指是一种寻求安慰的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如果得到的关爱较少,就会继续以吮吸手指来自我安慰,大部分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这种习惯会逐渐消失,但有一些孩子因为缺乏微量元素等原因也会有这种习惯。希望家庭成员给予孩子更多关爱,鼓励孩子克服这种不良习惯,经常与孩子互动,转移注意力。张女士心中疑虑得到解答,顿时轻松下来,“想不到这里的儿科医生不仅会看病,还懂得儿童心理,不用打针吃药就帮我解决问题。”
8月1日,正值暑假,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江西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这所百年老院再发新枝——儿科正式开诊,成为南昌乃至全省父母的一大喜讯。江西省人民医院儿科目前有4名医生,诊室设在门诊大楼4楼,周一至周五全天开展,周六上午开诊半天。住院部位于综合楼住院部6楼。在7月份的试运行过程中,已经接诊上百名患儿。为保障患儿及家长的优质就医体验,门诊暂不开展儿科输液,非坐诊时间不挂儿科急诊号。咨询电话:儿科医生办公室:0791-86895571,儿科护士站:0791-86897521。
8月4日上午9点,江西省人民医院住院部6楼儿科病房里走出来父女二人,父亲怀中襁褓里的婴儿就是该院第一例儿科患者,今天顺利出院了。
母亲金女士因前置胎盘入院,在我院妇产科专家的精心手术下,成功诞下家中的第四个孩子,这是一个女婴,刚出生8天还没有来得及取名字,母亲孕36周剖腹产把她带到了人世,因早产只有4斤6两。
江西省人民医院儿科孙乐科副主任医师表示,早产儿的胆红素正常值范围值应低于15mg/dl,这个孩子的胆红素值测试达到18.5mg/dl,属于高胆红素血症。出生后第四天,父母发现她皮肤很黄,开始担心,妇产科请儿科会诊,孙乐科诊断了孩子的病情,于出生后第6天收入儿科住院。在儿科医护人员的共同治疗、照料下,入院后第三天胆红素恢复正常值,其他各项指标均在健康区间。孙主任建议孩子出院,回到母亲身边喂养。
据了解,因剖腹产后恢复,母亲金女士一直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母女均于8月4日出院。
江西省人民医院儿科发展历经波折,早在1897年医院前身——卫理公会南昌门诊时期即收治儿科患者;1930年卫理公会南昌医院专门设有小儿科,1942年因抗战医院停办,儿科第一次停办。至1946年,医院儿科重新开诊,1951年南昌医院与江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合并,成为该校的附属医院,儿科设立专科。1952年,江西省医学院附属医院改为专科医院,更名为江西省内科医院,儿科医师增至7人,在住院部设立儿科病房,床位40张,有独立的护理单元。1954年,江西省卫生厅决定在江西省内科医院儿科基础上另成立江西省儿童医院,我院儿科人员及设备均转入省儿童医院。1955年,南昌成立了中国第五家儿童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1955年,江西省内科医院改名为江西医院,儿科第二次停办。63年后,经省卫计委批准,江西省人民医院儿科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于2017年8月1日第三次开办,成为江西医疗行业的一件喜事,造福于江西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