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江西省人民医院,本站祝您身体健康!今天是: 预约挂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就医指南
预约诊疗 门诊安排 就诊流程
医保新农合 住院须知 查询服务
 
交通方位 健康体检  
 
  首页 > 院报院刊 > 第2017.08期 > 第03版:医护教研 >
吴晓牧:打造省内第一、全国知名的神经内科
发布日期:2017-09-01 11:27    信息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柳海霞    访问次数:


 
——记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十年跨越式发展之路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作为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掌舵人,曾经,吴晓牧的梦想就是带领科室在10年内成为“全省第一”;如今,他不仅实现了这个目标,而且他所带领的科室在全国范围内已小有名气。他是如何一步步实现梦想的呢?
克服困难终回国
  吴晓牧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父母都在医疗系统工作。1977年,他顺利考上了江西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兴起了“出国潮”,鉴于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巨大差距,吴晓牧想去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经过斟酌,他选择前往日本九州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3年。随后,他考虑到美国在全球医疗行业的领先地位,于2000年决定到美国克利夫兰医院医学研究所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美国克利夫兰医院医学研究所在世界名列前茅、声名远扬,能在这里学习和工作,令很多人羡慕不已。但学成之后的吴晓牧却萌生了回国的念头。第一,他不想为别的国家做事,而是想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祖国。第二,国内的医学尚不发达,他想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国内,带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第三,他在国外主要从事科研工作,但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做临床工作。
决定回国的时候,儿子的上学问题成了吴晓牧的最大“困扰”。十几年间,吴晓牧一直在国外学习,家人为了支持他的事业,一直追随左右。儿子是在日本读幼儿园和小学,在美国读初中,如果回国读高中,估计很难适应国内的教学情况,更别说考取好大学了。但为了支持吴晓牧的事业,2003年,家人还是和他一起回国了。
重整旗鼓兴科室
  回国后的吴晓牧原计划回到他之前工作的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但江西省人民医院的院长再三邀请他到该院发展,并表示愿意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他盛情难却,最终选择了江西省人民医院。
  当时的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比较差,在江西省并不占优势。科里只有七八个医生、30多张病床,科研课题和论文发表方面都是空白。科室要想发展,强大的人才队伍必不可少。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达到这个目标?吴晓牧从设立亚专业入手,为科室人员制定了各自的方向——神经免疫、脑血管病(介入)、癫痫、周围神经病、肌病、感染等,并将其中的四五个医生派去进修,而且大部分被派到了北京协和医院。一是学习协和医院的学风和医风,培养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使其在工作中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二是学习协和医院的新技术,侧重癫痫的医生学习脑电图知识,侧重周围神经病的医生学习肌电知识,侧重肌病的医生学习病理知识,侧重神经免疫疾病的医生学习相关实验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进修学习后,科室人员基本都能在某个领域独挡一面了。
  在科室管理方面,吴晓牧也费尽了心思。首先,他要求科室医生,对于前来就诊的患者,要想尽一切办法弄清病情,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求证。其次,每周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每个人都参与发言,督促大家熟练掌握临床知识。再次,每周组织轮流讲课,每次由1位医生从外国杂志近期发表的4~5篇文章中总结其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在会上讲给其他医生听,同时解答疑问,逼迫医生努力提高。同时,科室也引进和开展各种新技术,并想尽办法完善这些技术,如脑电监测、运动诱发电位、感觉定量检查等。
  吴晓牧常说:“如果不努力,若干年后只是个‘老医生’,而不是一个‘好医生’。”他不仅以此激励科室人员,而且创造机会让他们进入学术团体,进一步开阔视野。他积极与南昌大学开展合作,给科室人员争取做兼职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机会。正是吴晓牧从各方面的有力推动,使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得到了快速发展。
科研临床两相宜
  科研和临床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吴晓牧在科室的科研发展方面也下了硬功夫,并在4个方面取得了优秀成果。
  第一,神经免疫性疾病:有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叫同心圆硬化,以前认为该病是一过性的、预后非常差,虽然罕见但病情凶险。但通过研究发现,同心圆硬化并非十分凶险,而且早期治疗效果好;同心圆硬化不是一过性的,而是可以反复缓解-复发,甚至转变为多发性硬化;同心圆硬化有独特的影像学特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基因在日本和西方人群中不同,但在中国和日本等亚洲人群中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法可互相借鉴。
  第二,干细胞治疗:早在2004年,江西省人民医院就成立了干细胞研究室,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展干细胞移植。在基础研究方面,采用干细胞治疗动物脑梗死、痴呆模型有一定疗效,还发表了科研文章,获得了相关奖项;在临床研究方面,采用自体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脊髓疾病、多发性硬化、痴呆等共100多例,初步研究显示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第三,介入治疗:科室承担了缺血(取栓、支架)、出血(动脉瘤填塞、颅内血肿穿刺)和血管畸形等的治疗,诊治水平在省内领先。
  第四,感染性疾病:结核性脑膜炎是个老病,抗结核治疗有效,但诊断是个难题。吴晓牧团队采用过滤、高速离心、渗透等综合性手段,通过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检测,使诊断敏感性从原来的40%~50%提高到80%~90%,并获得了相关成果和专利。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近十年时间里,吴晓牧全心全意谋求科室发展,带领团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2012年,科室有了标志性的转变:
  第一,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该重点专科在全国只有25个,北上广占了近一半,吴晓牧所带领的科室成为江西省唯一入围的专科。
  第二,江西省神经病学研究所落户省人民医院,这是省政府和省科技厅对吴晓牧团队的肯定。
  第三,被评定为江西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江西省神经内科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干细胞重点实验室。
  第四,科室人员担任众多学会兼职。吴晓牧连续13年担任江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人民医院同时也是江西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江西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及江西省卒中学会的挂靠单位。
  第五,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江西省人民医院缺乏大学附属医院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资源优势,但经过吴晓牧团队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科室有近50名医生、技术员、研究员,1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是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3个病区和1个神经重症监护室,可容纳200余名患者住院,是江西省最大的神经内科科室。
  吴晓牧说:“一个医院神经内科的诊治水平,与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数量成反比。据统计,国内各三甲医院脑血管病患者占比多高于50%,而我院约为40%,这也间接地反映了我院神经科的诊治水平。”
心怀高远再起航
  目前科室发展到了平台期,寻求大的突破已经很难。未来科室应如何发展?吴晓牧认为:第一,临床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应更细化、更深入、更全面,进一步细化亚专业,如痴呆、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神经重症、康复、心理障碍等,并达到一定水平;第二,江西省人民医院是中国卒中联盟的综合卒中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在溶栓和取栓的桥接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未来要不断开展新的介入技术,只要是国际上有的技术,都要努力开展;第三,加大科研力度,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各种手段推动科研发展并不断创新;第四,进一步提高神经重症的治疗水平;第五,培养各位主任医师成为江西省的名医并覆盖各亚专业;第六,积极参与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活动,弥补教学方面的短板。
吴晓牧说:“我们将根据医疗改革形势进行自身定位,进一步扩大诊治的病种和科室在区域内的影响力,要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面寻求突破,而不是病床和患者数量的突破;不一定做大,但要做精做强,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版权所有:江西省人民医院  通讯地址:南昌市爱国路92号  邮政邮编:330006 网站投递邮箱: jxphxc@163.com
   咨询电话:0791-86895550 传真:0791-86895863  赣ICP备12006239号  洪卫网审【2014】第10号
您是本站第:6776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