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10日,在TEMC&BHGF的支持下,我们一行5人(院办主任杨婷、组织人事处长郭红兵、后勤管理处长夏晓健、预防保健处长龚震宇、药学部主任胡建新)赴新加坡管理大学(SMU)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短短几天,大家不仅从住宿地到学校的往返途中,欣赏到新加坡的美丽风景,更多的则是在学习中,享受新加坡4位著名管理学教授讲授的管理理念知识,在参观中感受到优质的医院文化和服务。
一、城市印象
狮城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几个国家之一,被称为“城市国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这里汇聚了现代与传统,融合了东西文化之精粹,再加上它的整洁环境和充满都市气息的氛围,让这个“小国”散发着莫大的魅力。
二、学习印象
学习的第一天,大家来到学院教学楼前合影,之后走进扇形阶梯式的教室,每个学员的座签整齐有序,学习资料也贴心地准备到位。讲课老师、接待助理、车辆餐饮安排都无缝衔接,细节之中不难看出组织方特别用心的安排。新加坡医疗系统及服务理念、医院的科学领导力研究、医院质量管理与服务、从专科医生向领导型管理者的转变、新加坡医院核心竞争力培养与文化建设等课程内容全面,老师们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的与他们分享新加坡在医院管理、人文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互动的学习方式更是使我们学习热情高涨。
课间供应茶点,喝点咖啡,吃点点心,让人在体力上充电,带着充沛的精力去听下一阶段的课程。我们用两个下午的时间参访了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公立医院(新加坡国大医院)和一家私立医院(伊丽莎白医院),了解到了新加坡的公立医疗机构和私立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三、心得分享
(一)完善的医疗系统
新加坡的医疗卫生系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为亚洲最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已有13家医院和医疗机构获得国际联合委员会品质认证(JCI),是全球拥有最安全血液供应服务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卫生部的愿景、使命与哲理是:为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推广个人责任,维持合理医疗费用,长期持续性的医疗成本体系。
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体系以优质高效著称,选择面广,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私人诊所遍布全国, 随处可见,不仅为全新加坡的公民、永久居民、外籍人士提供服务,同时周边国家的高端人群, 包括东南亚、亚洲、欧洲、中东阿拉伯等国家的病患都会将新加坡的国际医疗服务作为他们的首选。
新加坡的公立医疗机构和私立医疗机构在政府的有效规划和管控下,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基础医疗80%由私立医疗机构/家庭医生诊所提供,另外20%则是由政府社区诊所提供;而综合医疗,包括各类科室的住院,专科和24小时急诊主要由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占80%的比例,剩下的20%由私立医疗机构提供。
在公立医疗机构就诊一般都需要提前预约, 候诊时间较长, 也不能自由选择医生,而私立医疗机构由于患者相对较少, 不需要预约, 候诊时间较短,还可以自己选择医生,医生也能与患者作更多的交流, 提供更细致的服务,收费就相应高一些,而且私立医院的医生通常都在公立医院工作过很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新加坡的公立医院也为自费病人提供高端医疗服务,设有针对性的部门和项目且收费较低,对于外籍人士和高端的服务项目, 公立和私立医院的收费差异不大。私立医院大多位于繁华的市区地段,设有高级病房或VIP病房,总体环境、服务过程、隐私性更好,这也是私立医院的费用会比公立医院高的原因。
新加坡政府通过指导性竞争和强制性信息公开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这种多元化的医疗保障平台建设,合理地分配了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民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一方面以公立医院作为综合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使得政府有能力控制费用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鼓励私立医院的建立, 以减少公立医院的负担, 增强医疗市场活力。
新加坡医疗有多层的保障:政府津贴、医疗储蓄、医疗保险、医疗基金、个人商业保险。公立医院的病床根据其提供的隐私程度和装修程度被分成四种病房。A1—单人床位:最高级的病房,费用全部从病人收回,B1—4个床位:政府补贴是20%,B2—6个床位:政府补贴是65%,C级病房的补贴是80%。政府通过设定公立医院价格,规定医院和床位数量等措施,打造一个医疗的准自由市场。并且借助精心设计的激励机制、补贴政策以及价格控制,使公立医院在整个医疗体系内占据主导地位,有效地抑制了私立医院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可能降低医疗服务质量,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新加坡的物质匮乏到了极处,他们连饮用水都要从马来西亚进口,几乎生活中的所有物资,都是进口来的。那么小小的新加坡依靠什么力量来吸引亚洲各国、甚至是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国家居民前往该国就医治病的呢?无可置疑的是他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
新加坡的国大医院处处都体现了人性的关怀。以电梯为例,为了方便病人,医院把标识和楼层索引贴在了电梯门的正反面,清晰明显,不管是在等电梯还是进入了电梯,都能看到楼层索引,非常人性化;为了方便观察病人情况而又不影响病人休息,医院在病房门上设计了两个小玻璃窗口,而且在视线上非常科学,直接可以观察到病人情况;在条件最差的C级病房(8张床)是没有空调的,虽然新加坡天气炎热,但在病房感觉不到热,因为政府在设计医院时把这种病房设计在日照少的方位,而且在病房外墙上种绿植可以防暑,说是条件最差,其实也并不其然,在病床的四周配有吊式围屏,在不希望人打扰、医生检查的时候都可以拉上,给患者足够的隐私空间。每间病房门口都有一次性口罩、帽子和快速手消毒液以防交叉感染。在设计上非常重视无障碍化,厕所和浴室设有呼叫按钮,走廊上的防撞带设计非常合理美观,减少或避免病人撞伤事件的发生。
新加坡的医院与其说是医疗场所,倒不如说是金融、服务、医疗相结合的综合场所。在医院里,你可以看到银行、书店、咖啡店等。而医院的一楼大厅也和外面的街道相连,汽车、出租车可以很方便地停靠在急诊室或是门诊前,方便就诊。医院把患者的健康利益和方便舒适放在第一位,在细微之处下工夫,他们认为要给病人的是“爱、信任和希望”,以病人为中心在新加坡不是一句口头禅,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和行动。
“当第一千个病人咨询你问题时你能像对第一个病人态度一样,你就合格了。”这就是新加坡医院的领导给员工的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