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8-06-01 16:19 信息来源:神经外科 作者:罗帷 访问次数:
|
|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梁爱军副主任医师,在早期开展的微创介入治疗、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应用的基础上,成功完成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开启了我院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的新时代。
随着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广泛运用,颅内动脉瘤治疗理念已从传统的瘤囊内栓塞干预变成载瘤动脉的重建和血流重构,PED是一种低网孔率和高金属覆盖率的密网支架,具有血流动力学和生物学的效应。且PED(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治疗已逐渐成为复杂动脉瘤(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复发动脉瘤等)的重要治疗方法。
患者王奶奶今年72岁,因“突发头痛一月,眼睑下垂半月”来院就诊,初步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于3月20日入院。既往体健,神志清醒,精神尚可,瞳孔对光反应灵敏,四肢活动正常。在外院行DSA检查提示右侧海绵窦段动脉瘤可能。3月23日经我院再次行DSA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一夹层动脉瘤,瘤体偏大,有35mm*35mm*30mm大小,瘤颈宽。为确保患者行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的成功率及病人术后的安全。万登峰主任带领全科医生进行了谨慎全面的术前评估及讨论,3月27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鹏老师悉心指导下,梁爱军副主任医师及杨宇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神志清楚,四肢活动正常。经过术后合理的治疗和精心的专业护理,患者近日康复出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