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刘老爷子跨越了大半个中国,飞越3600多公里,与老伴两人第一次来到江西南昌。他40岁时因工作劳累出现胸闷气逼等症状,“当时没放在心上,也没治疗,但常在感冒后反复发作”,他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于1997年在当地接受了第一次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症状稍缓解。一晃20年过去了,几个月前,刘老爷子复查心脏彩超发现二尖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食道彩超显示左心房内血流瘀滞,左心耳血栓形成;而且半个月前因感冒后再次出现胸闷气逼,伴咳嗽、咳痰、四肢乏力,夜间不能平卧,睡眠差等症状。老爷子说,因为在左心耳发现血栓,血栓容易脱落导致栓塞事件的发生,极大的增加了手术的风险,他在新疆四处求医,没有医院能治,也没有医生能做这个手术,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及时治愈,将严重影响晚年生活质量。
2018年3月初,经病友介绍,他打听到我院心内科有一位盛国太教授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方面经验丰富,在全国具有一定权威性,他不远千里来找盛国太,希望能够解决难题。
来院完善检查后,患者听从医生建议,先回家开展溶栓,但经过三个月的溶栓治疗,心脏血栓还是没有溶掉,刘老爷子于6月中旬再次来到江西求医,拒绝了外科手术。盛国太根据他的病情制定了介入手术方案,决定在心房血栓还存在的情况下开展手术。在手术台上刘老爷子依然不能平卧,需要垫高枕头;他的心瓣膜钙化,容易撕裂;左心房大,房间隔穿刺不好定位……这些问题都被盛国太一一克服。盛国太凭借高超且平稳的技术,操作导丝、导管小心翼翼而又精准地进入心脏左心房,避免左心耳血栓脱落诱发中风,顺利完成了这例高难度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患者就能平卧,胸闷、气逼明显减轻,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慢慢下床活动了,第三天他独自爬楼梯上了9楼,术后一周出院。
“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我院开展时间最长的介入手术之一,1986年由心内科老前辈、中国心脏介入技术的先驱李华泰教授从日本率先引入江西,成为当时热门的高精尖医疗技术。几十年来,我院二尖瓣狭窄的治疗水平一直保持在高位,总结出了一套安全高效的手术技术,一些被国外认定为手术禁忌的二尖瓣难题,在我院也得以常规化介入解决。经过数十年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我院心血管介入诊疗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从浙江、河南、福建等地慕名而来的心脏病患者在我院均得到妥善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