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布日期:2018-09-03 16:37 信息来源:江西省人民医院 作者:路维瑶 郑元坤 访问次数:
|
|
以往医院介入室的患者等候区里人头攒动,大门一开,家属便蜂拥而上,人群拥挤,医患交流困难……这不仅加重了患者就医的焦虑心理,而且医务人员的疲惫身心也愈发沉重。今年3月,在周云英护士长的带领下,介入室利用休息时间,开始对介入室的整体环境实施一次次的升级改造。
首先,调整结构,服务前移。将患者等候区扩大并靓化:分别设置患者、家属等候区。粉刷墙壁,调亮灯光,置放皮椅、绿植、饮水机,定期播放轻音乐,配合健康宣教来舒缓患者情绪,平复紧张心理。让护士走出大门,开启“移动吧台”,面向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
其次,改造空间,优化布局。以往患者内急时,要到介入室以外的公厕解决,很不方便,现在介入室开辟患者专用卫生间,解决如厕难题。介入室内部环境也进行了大力整治,整体色调更加温暖统一,增添了现代化气息,各类物品按照规定有序摆放。
最后,优化流程,加强配合。面临繁重的手术任务,在介入室实行“无周末”工作制后,心内科主任洪浪再推新规:每台手术的衔接时间定为5分钟。面对这近似苛刻地要求,护士长周云英从规范工作入手,对接送患者的护工进行岗前培训,对手术电梯与病房的衔接再次优化,对医、护、技三方核查再次规范。同时规定医护人员工作时间禁用手机,入室后全部放入专用的手机袋统一保管。现在患者做介入手术,不必到介入室门口等候,而在床上等工作人员按时接送。
|
|
 |
|